中国农村治理的历史与现状——以定县、邹平和江宁为例的比较分析
【摘要】:本文运用治理、善治和比较历史分析方法,以定县、邹平和江宁为例,对中国农村治理的历史和现状做了比较系统的个案研究。文章着重分析了乡村治理的权威结构、治理主体、治理过程、治理内容、治理方式,并且通过考察中国近代以来两次乡村治理改革运动所处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背景,深入地探讨了两次乡村治理运动各自的特点,以及它们之间存在的共同问题。本文指出,中国的乡村治理是一种政府主导的治理模式,治理结构的多元化和治理主体的精英化,是近代至今中国乡村治理的重要特征。最后,本文还就如何完善目前中国农村的民主治理提出了若干对策性的建议。
|
|
|
|
1 |
刘友田;;农村治理的困境及破解:以山东省河西村为例[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
2 |
郑凤田;;“中国式村官”如何突破困境[J];农村.农业.农民(A版);2011年08期 |
3 |
熊昌茂;;现阶段农村社会管理创新的路径研究[J];常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
4 |
卢玉玲;李松柏;;多元权威与乡村治理[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1年06期 |
5 |
;[J];;年期 |
6 |
;[J];;年期 |
7 |
;[J];;年期 |
8 |
;[J];;年期 |
9 |
;[J];;年期 |
10 |
;[J];;年期 |
11 |
;[J];;年期 |
12 |
;[J];;年期 |
13 |
;[J];;年期 |
14 |
;[J];;年期 |
15 |
;[J];;年期 |
16 |
;[J];;年期 |
17 |
;[J];;年期 |
18 |
;[J];;年期 |
19 |
;[J];;年期 |
20 |
;[J];;年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