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CLUE-S模型的区域土地利用布局优化
【摘要】:首先根据区域土地利用现状特点及布局调整可行性,对现状布局不合理之处进行调整,形成土地利用现状优化布局;其次利用CLUE-S模型的全局空间模拟能力,以Logistic回归方式提取不同用地类型的优化分布规则,以此为据推演目标年区域土地利用优化布局。结果表明:全局土地利用类型空间优化的复杂性在于不同用地类型对同一空间单元有竞争关系;CLUE-S模型的空间配置原理可用于全局土地利用布局优化;2020年扬州土地利用优化布局中,城镇工矿用地主要向市区西北扩张,同时仪征市区北部及宝应县北部亦有明显分布,园地与林地主要分布在西南丘陵区、市区以北的邵伯湖周围与以南的长江岸堤,农村居民点经布局优化后主要分布在城镇周围与交通较便捷地区。
|
|
|
|
1 |
付修勇;;基于灰色关联分析方法的区域土地利用变化研究[J];河北农业科学;2008年04期 |
2 |
任奎;周生路;张红富;廖富强;吴绍华;;基于精明增长理念的区域土地利用结构优化配置——以江苏宜兴市为例[J];资源科学;2008年06期 |
3 |
劳燕玲;李江风;;低碳经济下区域土地利用结构优化分析[J];商业时代;2012年34期 |
4 |
窦玥;戴尔阜;吴绍洪;;区域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系统脆弱性影响评估——以广州市花都区为例[J];地理研究;2012年02期 |
5 |
李扬旗,朱海涌,任玉冰,丁毅;塔里木河干流区域土地利用遥感动态监测[J];干旱环境监测;2003年03期 |
6 |
柴渊;谢俊奇;;全国重点城市和重点区域土地利用动态遥感监测[J];中国建设信息;2007年20期 |
7 |
鲁春阳;杨庆媛;田永中;文枫;胡渝春;万平;;基于主成分法的区域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力分析——以重庆市主城区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21期 |
8 |
章波,濮励杰,黄贤金,周青,吕敏眸,李宪文;城市区域土地利用变化及驱动机制研究——以长江三角洲地区为例[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5年01期 |
9 |
张鸿辉;曾永年;谭荣;刘慧敏;;多智能体区域土地利用优化配置模型及其应用[J];地理学报;2011年07期 |
10 |
刘筱非,周宝同,杨庆媛,赵娅奇,周滔;信息熵在区域土地利用结构研究中的应用——以重庆市江北区为例[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6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