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邮凹陷吴堡断裂带上白垩统赤山组低阻油藏成因分析
【摘要】:近年来,在高邮凹陷吴堡断裂带上白垩统赤山组发现了一批低电阻率油藏。这些油藏的储层电阻率与纯水层接近,但经试油后证明为油层。目前国内对于低阻油藏成因存在很多观点和认识,可是针对该区低电阻油层成因还尚未定论。依据该区赤山组岩心薄片粒度、压汞、重矿物、X衍射、岩心核磁共振和岩电试验等化验分析资料,从吴堡断裂带上白垩统赤山组储层微观特征研究入手,结合目前国内外对低电阻率成因的最新认识,对该区低阻油藏成因进行了深入分析,综合认为该区储层岩性细、束缚水饱和度高及粘土附加导电性是造成吴堡断裂带赤山组油层电阻率低的主要原因。该研究成果为测井识别油水层提供了理论依据,在后续勘探开发应用中效果显著。
|
|
|
|
1 |
王振;袁佩鑫;赵正忠;;赤山组及轮藻化石[J];古生物学报;1983年05期 |
2 |
陈荣林;苏南上白垩统赤山组风成砂初探[J];石油实验地质;1982年03期 |
3 |
闫泗民,刘宏宇;苏北地区上白垩统储层特征[J];江汉石油学院学报;2003年S2期 |
4 |
何俊德,杨恒仁,袁佩鑫;江苏句容赤山赤山组的介形类[J];古生物学报;1981年04期 |
5 |
熊光勤,薛成刚,王康月;CB油田K_2c油藏低阻成因分析[J];断块油气田;2000年03期 |
6 |
韩斌虎;黎倩;方雷;;靖安油田大路沟一区低阻油藏成因及油水层识别方法[J];内蒙古石油化工;2010年03期 |
7 |
马魁勇;;双感应-聚焦测井在低阻油藏中的应用[J];内蒙古石油化工;2009年08期 |
8 |
刘明;;陈堡油田陈3块赤山组沉积特征研究[J];西部探矿工程;2010年05期 |
9 |
吴其切,杨文达,胡存礼,周全春,刘海燕;苏皖及邻区上白垩统与下第三系的界线[J];中国科学B辑;1984年07期 |
10 |
贾建明,王军峰,杨玲,张硕,毕海岭;胡状集油田低电阻率油层的研究与应用[J];西南石油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