稠油低温氧化降粘剂的合成与性能评价
【摘要】:针对稠油低温氧化降粘技术,探讨了ⅤA族金属氧化物的有机化合物[(Bi2O3)(acac)2](LTO-CB)催化氧化稠油的性能。研究了LTO-CB对稠油的降粘率随反应时间、浓度及温度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LTO-CB对稠油的低温氧化降粘作用与LTO-CB浓度、氢质子供体以及反应时间有关。LTO-CB在低温条件下通过降解沥青质来有效降低稠油粘度,对不同粘度的稠油降粘率可达50%以上。
|
|
|
|
1 |
赵长喜;郑延成;陈奇;石步乾;程红晓;;有机钼氧化体系对南阳稠油粘度的影响[J];石油天然气学报;2007年03期 |
2 |
郑延成;陈奇;王任芳;苏铁军;赵长喜;;氧化催化体系对稠油组成及粘度的影响[J];石油与天然气化工;2009年01期 |
3 |
王亚禧,贾士超;有关我国稠油价格问题的探讨[J];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9年05期 |
4 |
万仁薄;依靠技术进步实现稠油开发高水平高效益[J];石油规划设计;1994年01期 |
5 |
苏玉亮,栾志安;宾汉非牛顿稠油微观驱替特征[J];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6年01期 |
6 |
董祥英,沈明;稠油微量金属的分布特征[J];大庆石油学院学报;1987年03期 |
7 |
刘天佑,徐诚;稠油稀释后粘度的计算方法及其改进[J];油气储运;1992年02期 |
8 |
李连生,杨吉,杨正华;稠油样品中的粘土矿物分离提取实验[J];西安工程学院学报;1995年03期 |
9 |
苏玉亮,奕志安;不平衡对稠油驱替的影响[J];石油勘探与开发;1996年02期 |
10 |
刘长福,陈会颖;高酸值稠油加工过程中的腐蚀与防护措施[J];黑龙江石油化工;1996年01期 |
11 |
迟尚忠;对新疆稠油地面工程配套系统的反思[J];石油规划设计;1996年06期 |
12 |
刘正锋,燕军;利用地层产水率参数判断稠油等级[J];特种油气藏;1998年04期 |
13 |
阎向宏;稠油开采中的物理学方法[J];石油钻采工艺;1999年01期 |
14 |
胡常忠,杨晓蓓,杨志斌,刘新福,宋鹏瑞,陈堃;河南油田薄层稠油出砂冷采可行性分析及矿场试验[J];石油勘探与开发;2000年05期 |
15 |
陈敏;新疆油田稠油污水处理技术居国内先进水平[J];天然气工业;2000年05期 |
16 |
张荧,高敏;压力衰竭稠油油藏富化气压力循环工艺[J];特种油气藏;2000年03期 |
17 |
彭忠勋,黄建中,王洪超;稠油采出水回用蒸汽发生器的水质控制[J];石油规划设计;2001年04期 |
18 |
安耀清,祁传国,黄中会;地面温差与稠油产能关系特例分析[J];油气井测试;2001年06期 |
19 |
周风山,吴瑾光;稠油的类乳化复合降粘作用机理[J];油田化学;2002年04期 |
20 |
齐建华,张春光;辽河油田稠油地面集输技术现状及攻关方向[J];石油规划设计;2002年06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