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自然科学方法向传统逻辑的挑战
【摘要】:正 本世纪以来,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以迅猛的速度向前发展。其特点之一,是新知识的增长率大,旧知识被更替的周期性缩短,不断涌现出一些新概念、新范畴和新的理论体系。促成这种高速发展的因素甚多,崭新的科学思维方法、科学研究艺术在其中的重要作用是不容忽视的一个方面。现代自然科学在揭示自然界矛盾时,由于能考虑到客观事物的综合性、整体性和立体交叉的结构,因而,也就出现了科学自身发展的一些新的内在逻辑结构。
|
|
|
|
1 |
罗克汀;胡塞尔现象学是对现代自然科学发展的反动[J];哲学研究;1980年03期 |
2 |
沈玉春
,杨明;科学的发展与哲学的改变[J];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1980年03期 |
3 |
沈玉春;杨明;;科学的发展与哲学的改变[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年03期 |
4 |
沈铭贤,刘吉,徐京华,吴敬华,孙克强,王之璋,张天飞;在上海召开的“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现代自然科学”座谈会发言(摘要)[J];哲学研究;1981年07期 |
5 |
刘永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现代自然科学”专题座谈会在大连召开[J];哲学研究;1981年07期 |
6 |
杨新泉,徐利治,金百顺,杜治政,刘永振,刘则渊,肖洪钧,周怀珍,黄震先,王众托,宋伟义,罗庸生,唐永强;在大连召开的“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现代自然科学”座谈会发言(摘要)[J];哲学研究;1981年08期 |
7 |
朱长超;“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现代自然科学”小型学术座谈会在上海召开[J];哲学研究;1981年06期 |
8 |
刘奔
,梁映东;本刊编辑部举行“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现代自然科学”专题座谈会[J];哲学研究;1981年12期 |
9 |
П.费多谢耶夫,刘伸
,文华;列宁与现代自然科学的哲学问题[J];国外社会科学;1981年11期 |
10 |
齐振海;;哲学要从现代自然科学中吸取营养[J];教学与研究;1981年02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