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甄卫民,曹冲,吴健,张东和;磁暴期间长城站电离层扰动及中性风分析[J];电波科学学报;1995年03期 |
2 |
张平,焦丞民,刘长发;南极长城站地磁台的建设[J];极地研究;1991年01期 |
3 |
朱明华,曹冲,吴健;南极长城站电离层变化的数值模拟[J];空间科学学报;1997年04期 |
4 |
刘立波,涂剑南,保宗悌;中性风对夜间低纬电离层参量的影响[J];空间科学学报;1998年04期 |
5 |
刘立波,万卫星,涂剑南,保宗悌;中性风和垂直漂移对低纬F区电离层影响初析[J];空间科学学报;2000年01期 |
6 |
涂传诒;垂直电流对赤道电射流中双流不稳定性的影响[J];空间科学学报;1985年02期 |
7 |
陈培仁;中性风与等离子体行星波的同步振荡[J];地球物理学报;1989年02期 |
8 |
谢红,刘滨莎,萧佐;中性风在中低纬Spread-F中的作用[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6年01期 |
9 |
刘立波,雷久侯,栾晓莉,万卫星,宁百齐;利用F区电离层特性参量获取等效中性风的方法及讨论[J];空间科学学报;2003年02期 |
10 |
高铭,肖佐;一种电离层物理模型及其在F_1谷区形成讨论中的应用[J];空间科学学报;1992年04期 |
11 |
刘长发,张平,杨友华,刘春节,汪阳;南极地区地磁扰日变化S_D场特征[J];极地研究;1996年03期 |
12 |
杨少峰,肖福辉,杜爱民;1991年3月24日磁暴期间南极地区地磁脉动的分析[J];地球物理学报;1999年03期 |
13 |
陈培仁;维持夜间E层的诸因素分析[J];空间科学学报;1988年01期 |
14 |
罗毅,陈培仁;纬向风与赤道异常的行星波同步振荡及其谱分析[J];地球物理学报;1993年06期 |
15 |
张奇伟,郭兼善,章公亮;磁暴期间中纬度电离层剖面结构变化的数值模拟[J];空间科学学报;1994年01期 |
16 |
张顺荣,苏元智,黄信榆;电离层峰区的等离子体漂移[J];空间科学学报;1992年04期 |
17 |
张顺荣,黄信榆;电离层-热层耦合系统中由中性风引起的F区运动[J];空间科学学报;1995年02期 |
18 |
林云芳,曾小苹,贾国强;中国南极长城站的地磁现象及其初步分析[J];地球物理学报;1989年04期 |
19 |
陈伯舫;《中国南极长城站的地下电性结构》一文中值得讨论的问题[J];地震学报;1996年03期 |
20 |
蔡庆华,王洪铸,梁彦龄;南极中山站、长城站附近18个湖泊生态学特征的逐步判别分析[J];水生生物学报;1996年01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