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青藏高原臭氧变化趋势的预测

刘煜  李维亮  周秀骥  
【摘要】:利用二维化学模式研究了青藏高原臭氧的趋势,模式结果表明,从1980~1993年,青藏高原臭氧逐渐减少,在1995年后将逐渐恢复.但到2050年仍未恢复到1980年的水平.在青藏高原特殊环流的影响下,臭氧恢复要比纬圈平均状况下恢复得快.青藏高原所产生的特殊的经圈环流不是造成青藏高原形成臭氧强递减中心的主要原因.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王玉侠;;浅谈如何保护环境[J];新作文(教育教学研究);2011年09期
2 石碧清;;减少环境激素危害12措施[J];健康人生;2010年05期
3 丁江林;;煤炭开采利用环境问题及洁净煤技术应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年14期
4 马菲;;环保,还是环保,还是更环保[J];机电信息;2011年16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11 ;[J];;年期
12 ;[J];;年期
13 ;[J];;年期
14 ;[J];;年期
15 ;[J];;年期
16 ;[J];;年期
17 ;[J];;年期
18 ;[J];;年期
19 ;[J];;年期
20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新州;任怀君;;空调与环保——臭氧层破坏和损耗[A];2003年福建省暖通空调制冷学术年会论文资料集[C];2003年
2 陈红雨;;德国的臭氧监控及其对成都市的借鉴[A];四川省环境科学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3 杨吉林;;用科学的观点探讨三个环境问题的解决方案[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中卷)[C];2006年
4 徐殿斗;田青;柴之芳;;北京域区大气中有机碘污染物的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活化分析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6年
5 杨林生;王五一;;当前健康安全的地理学思考[A];中国地理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6 黄敏新;宫经松;;从环境问题到环境伦理观[A];湖北省地理学会2006优秀学术论文集(地理科学类)[C];2006年
7 张晓波;王晓丽;张蕊;王俊杰;;生态环境危机及对策建议[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上册)[C];2002年
8 毛矛;文献;雷勇;曹林涛;杨开广;赵长生;;功能高分子微球选择性清除环境荷尔蒙毒素[A];2005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9 王冶英;任以顺;;经济全球化下的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原则[A];科学发展观:理论·模式·实践——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6年学术年会文集(1)[C];2006年
10 夏海岸;孙科强;刘志敏;孙科举;范峰滔;冯兆池;应品良;李灿;;原位拉曼光谱研究Fe/ZSM-5催化剂上N_2O分解的活性位及其反应机理[A];第十一届全国青年催化学术会议论文集(下)[C];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赵彦婷;在高校人文、社科专业开展环境教育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2 刘乃喜;21世纪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09年
3 薛跃奇;几种海洋赤潮藻对UV-B辐射增强的响应[D];中国海洋大学;2005年
4 曲红梅;PM_(2.5)对大鼠的肺损伤及其机制的研究[D];兰州大学;2006年
5 李先超;UV-B辐射增强和藻间相互作用对中肋骨条藻种群动态的影响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董子凡;臭氧层为何依然需要加强保护?[N];科技日报;2009年
2 记者 任海军;臭氧层在修复,却可能加速变暖[N];新华每日电讯;2010年
3 红 柳;超越臭氧层的思索[N];大众科技报;2004年
4 慕景;臭氧层:地球保护之伞[N];中国绿色时报;2003年
5 姜憬莉;拯救蓝天保护臭氧层[N];中国绿色时报;2004年
6 ;臭氧层被破坏对地球的影响[N];大众科技报;2001年
7 陈中原;究竟是谁破坏了臭氧层[N];云南科技报;2002年
8 李文兰;关注和保护地球的臭氧层[N];大众科技报;2003年
9 本报记者 司建楠;臭氧层“保卫战”打响 所涉工业产值4500亿[N];中国工业报;2010年
10 陈中原;究竟是谁破坏了臭氧层[N];云南科技报;2002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