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国际重力潮汐基准研究
【摘要】:通过综合分析8台重力仪潮汐观测结果, 精密确定了武汉国际重力潮汐基准值. 与Dehant重力潮汐模型同时考虑(1)全球卫星测高海潮资料和(2)Schwiderski海潮加中国近海海潮资料的结果相比, 振幅因子差和相位滞后差分别为5.2‰, 3.6‰和 0.16°, 0.08°. 该结果明显优于早期确定的基准值, 说明利用长系列超导重力仪观测同时考虑精密海洋负荷和地核近周日摆动效应是提高国际重力潮汐基准的重要途径.
|
|
|
|
1 |
徐建桥!中国武汉430077,郝兴华!中国武汉430077,孙和平!中国武汉430077,吕纯操!中国武汉430077;南极中山和长城站重力潮汐观测研究[J];地震学报;2001年03期 |
2 |
尹晖,Spiros D.Pagiatakis;最小二乘谱及其在超导重力观测数据分析中的应用[J];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05年07期 |
3 |
徐建桥,孙和平,罗少聪;武汉基准台重力合成潮信号确定[J];地壳形变与地震;1999年03期 |
4 |
孙和平,徐建桥,许厚泽;我国GWR超导重力仪观测资料应用研究进展[J];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2002年04期 |
5 |
;测量仪器[J];测绘文摘;2004年02期 |
6 |
邢喆;杨柳;李鹏;;超导重力仪观测数据分析与信号检测[J];海洋测绘;2008年02期 |
7 |
许厚泽,孙和平;国际GGP计划和武汉超导重力仪观测[J];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03年S1期 |
8 |
刘子维;李辉;郝洪涛;韦进;邢乐林;;SG-053超导重力仪的观测结果分析[J];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2010年06期 |
9 |
叶志伟;尹晖;张守建;;AR模型谱在超导重力数据信号检测中的分析研究[J];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07年06期 |
10 |
徐建桥;周江存;罗少聪;孙和平;;武汉台重力长期变化特征研究[J];科学通报;2008年05期 |
11 |
雷湘鄂,许厚泽,孙和平;由5个国际超导重力仪台站资料检测到的秘鲁8.2级大地震所激发的球型自由振荡现象[J];中国科学D辑;2004年05期 |
12 |
;荣获2007年度全国测绘科技进步奖一等奖项目 固体地球潮汐理论和地球动力学应用研究[J];中国科技奖励;2008年03期 |
13 |
田桂娥;周江存;张永彬;刘楠楠;米雪玉;;剔除VAV软件中扰动数据[J];测绘工程;2009年06期 |
14 |
田桂娥;孙和平;陈晓东;;武汉重力固体潮长周期潮汐参数的确定[J];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2005年04期 |
15 |
杨学峰,孙和平,徐建桥;利用自回归模型检测地球极移重力效应[J];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2004年02期 |
16 |
武传真;第六届重力学与固体潮及重力仪器学术讨论会在无锡召开[J];地球物理学进展;1992年04期 |
17 |
;第9届全国重力学与固体潮及重力仪器学术讨论会在厦门召开[J];地球物理学报;1999年02期 |
18 |
孙和平,许厚泽;国际地球动力学合作项目的实施与展望[J];地球科学进展;1997年02期 |
19 |
孙和平,陈晓东,许厚泽,王勇;GWR超导重力仪潮汐观测标定因子的精密测定[J];地震学报;2001年06期 |
20 |
黄勇,郭俊义,黄珹,胡小工;大气重力格林函数的理论计算[J];地球物理学报;2005年06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