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岭造山带的造山过程及其动力学特征
【摘要】:秦岭是经过3个不同构造演化阶段,以不同构造体制发展演化而形成的复合型造山带.其主造山作用板块构造演化阶段(Pt_3-T_2)是3个板块沿两个消减带俯冲碰撞,经历了漫长复杂的造山过程.从裂谷构造体制转换为板块构造体制,从扩张、俯冲到碰撞.尤其从点接触初始碰撞经面接触碰撞到全面碰撞成山等造山的细节过程,反映了秦岭长期在特提斯构造域众多陆壳块体群分离、拼合、增生的过程中发展演化而形成,也显示出是在古今地幔动力学和圈层耦合关系变动过程中发展演化的,具有重要大陆地质与大陆动力学意义.
|
|
|
|
1 |
张裕明,汪良谋,董瑞树,国文秀,王湘南;欧亚地区的地震活动和板块构造(英文)[J];地震研究;1984年02期 |
2 |
池三川;板块构造与层控矿床[J];地质科技情报;1987年01期 |
3 |
郑剑东;;介绍一张新全球构造图[J];地质论评;1990年01期 |
4 |
朱训;“板块构造与大陆构造”专题讨论[J];地质科技情报;1992年01期 |
5 |
黄镇国,张伟强,陈俊鸿;我国第四纪火山活动的板块构造背景[J];地理科学;1995年02期 |
6 |
陈晋阳;地幔对流与板块构造的研究进展[J];地球科学进展;2001年04期 |
7 |
W.R.Jacoby;谢宇平;;1912年A.wegener预言的地球动力学的一些现代概念[J];世界地质;1982年02期 |
8 |
李廷栋;前言[J];地球学报;1984年03期 |
9 |
W.B.Hamilton;陶国保;;板块构造和岛弧(上)[J];海洋石油;1989年04期 |
10 |
马宗晋;孙中实;;环太平洋带和条状板块构造的分区[J];世界地质;1991年01期 |
11 |
李三忠,刘志宏;古元古代板块构造研究综述[J];世界地质;1995年02期 |
12 |
唐红松,王正云;新疆准北地区晚古生代板块构造及与铜矿的关系[J];矿产与地质;1998年02期 |
13 |
郭安林,张国伟,程顺有;超越板块构造——大陆地质研究新机遇评述[J];自然科学进展;2004年07期 |
14 |
靳久强,宋建国;中国板块构造对油气盆地演化和油气分布特征的控制[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05年01期 |
15 |
汤耀庆,冯益民;中国板块构造研究的某些新进展[J];地球学报;1984年03期 |
16 |
姜春发;;用板块构造观点做预测的尝试[J];地质通报;1985年04期 |
17 |
朱儒峰;内蒙兴安地区的板块构造问题[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1990年01期 |
18 |
彭岩;;石田瑞穗与她的关东板块构造新模式[J];国际地震动态;1993年07期 |
19 |
冉红彦,曹俊臣;中国非金属超大型矿床与板块构造及地壳演化的关系[J];地质与勘探;1996年06期 |
20 |
姜常义,苏生瑞,赵太平,苏春乾;商丹地区晋宁期幔源侵入岩与板块构造体制[J];西安工程学院学报;1998年02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