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动反应成像技术在弥漫性肺实质病的应用初探
【摘要】:目的初步探讨振动反应成像(VRI)检查在弥漫性肺实质疾病(DPLD)中的图像特点,进而总结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0年7月-2011年2月期间在北京协和医院呼吸科住院的胸部影像学表现为双下肺索条、网格、蜂窝影的DPLD患者35例做为实验组,同期招募健康成年人33例作为对照组。VRI设备采用VRIxp系统,按照研究步骤(问诊、查体、VRI检查等)采集两组人员临床及VRI信息。采用非参数检验以及t检验等统计学方法,对DPLD组及正常对照组的VRI图像特点,包括振动能量曲线、动态图像发展、MEF面积、左肺QLD值、干湿啰音监测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 DPLD组振动曲线评分和动态图像发展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2(1~3)vs 0(0~1);3(2~4)vs 0(0~1)](P0.05),其中DPLD组观察动态图像发展,可见吸气相能量团显著向中下移心而双上肺能量缺失。两组MEF面积及左肺QLD值无显著差异[(71.13±4.94)vs(71.61±3.42);(54.31±11.34)%vs(56.70±6.02)%];DPLD组VRI监测的干湿啰音与听诊符合度为89%。结论 VRI中振动曲线异常、动态图像发展特点对于探测DPLD有一定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