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效率优化视角下的集群最优创新合作绩效
【摘要】:基于集群创新合作网络,建立集群主体的理性创新合作决策模型及合作网络的自组织演化机制,运用数值仿真方法研究网络的动态演化规律及最终形成的稳定状态网络,根据遗传算法原理优化计算得到最优效率网络。在不同的知识溢出效率水平下,比较分析稳定状态网络和最优效率网络的效率和公平性、基本拓扑结构特征以及集群主体创新合作的知识互补性。研究结果表明,合作网络会自组织演化至稳定状态;当知识溢出效率处于中等水平时,网络的自组织演化效率提升空间更大;稳定状态网络是小世界网络,最优效率网络更接近于随机网络;合作网络自组织演化的低效率源于合作不充分、缺乏高成本的远程合作关系、合作过于局部化、偏好连接下的合作规模非均衡性以及过分依赖知识互补性等因素。最后从网络效率优化的角度提出相应的提升集群创新合作绩效的政策建议。
|
|
|
|
1 |
叶飞帆;程方启;;面向产业集群内多供应商的订单分配模型研究[J];宁波大学学报(理工版);2010年01期 |
2 |
王静华;;产业集群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统计与决策;2011年19期 |
3 |
黎继子;马士华;郭培林;刘春玲;;基于横向合作的集群式供应链跨链系统设计[J];系统工程学报;2008年06期 |
4 |
陈金丹;胡汉辉;杨煜;;基于网络视角的产业集群知识演化研究[J];科学学研究;2011年01期 |
5 |
李超;朱祖平;;在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中振兴三明工业基地的道路选择[J];价值工程;2006年01期 |
6 |
洪燕;;制度集聚:我国高科技工业园区产业集群形成机制的新解释——以上海张江生物医药产业集群为例[J];生产力研究;2006年04期 |
7 |
陈柳钦;;产业集群技术创新的相关理论[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2007年04期 |
8 |
;工业地理[J];中国地理与资源文摘;2008年01期 |
9 |
张晓晨;;济南旅游产业集群的发展及存在问题探究[J];中国商贸;2009年14期 |
10 |
魏守华,王缉慈,赵雅沁;产业集群:新型区域经济发展理论[J];经济经纬;2002年02期 |
11 |
魏守华,邵东涛;从企业融资的角度看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以嵊州领带产业集群为例[J];商业经济与管理;2002年06期 |
12 |
李如义;复兴武汉——武汉二十一世纪可能崛起成为世界十大超级城市[J];湖北财税;2003年17期 |
13 |
安虎森,朱妍;产业集群理论及其进展[J];南开经济研究;2003年03期 |
14 |
陈志良,江美,吴文芳;培育民营经济产业集群 促进县域经济持续发展[J];开放潮;2003年07期 |
15 |
胡昱,刘文俭;产业集群形成模式探析——以青岛电子家电业为例[J];桂海论丛;2003年06期 |
16 |
熊晓云,张金隆;珠江三角洲产业集群的科技效应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2003年05期 |
17 |
王家新,姜德波;以集群理论指导地区产业分工[J];南京社会科学;2003年S2期 |
18 |
陈通
,李钊军;基于产业集群的物流中心构建研究[J];综合运输;2003年10期 |
19 |
刘斯康;产业集群理论对实施产业布局的启示[J];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
20 |
胡昱,刘文俭;产业集群形成模式探析——以青岛家电电子业为例[J];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学报;2003年04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