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辽宁省国家监测点肾综合征出血热监测分析

秦彩明  刘芸  姚文清  孙英伟  吴少慧  张稷博  孙广玖  郭军巧  
【摘要】:目的了解辽宁省鼠间带毒、鼠密度及鼠种构成与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人群发病情况间的关系,为今后更有效地控制疫情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夹夜法对辽宁省丹东的凤城市、沈阳市的于洪区和葫芦岛的兴城市三个国家级监测点鼠密度、鼠种构成及鼠带毒率进行逐月监测。用间接免疫荧光方法检测HFRS抗原。结果12个月间鼠密度在春秋两季各出现一个高峰,5月份鼠密度高达10.83%,1月份仅为0.99%。村内鼠密度高于村外鼠密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81.24,P0.01)。褐家鼠为优势鼠种。1年间共剖取鼠肺555份,阳性32份,汉坦病毒带毒率为5.77%,四季带毒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576,P0.05)。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泽林;于湘春;南光日;金炳默;伊世杰;;一起以大林姬鼠为传染源爆发有肾综合征出血热的调查报告[J];延边大学医学学报;1982年03期
2 朱向秀;;伴有肾综合征出血热的白细胞及白细胞聚融体动态观察[J];安徽医学;1983年04期
3 ;颍上县肾综合征出血热储存宿主的调查[J];安徽医学;1984年06期
4 徐梦甦,赵静,姜阳,王世明;间接免疫荧光检测肾综合征出血热尿特异性抗体IgG、IgM的研究[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1985年11期
5 胡孤星,齐绍康,朱振明;南京市区首次发现肾综合征出血热3例报告[J];江苏医药;1985年09期
6 吴光华;;用免疫粘附血凝法测定引起肾综合征出血热的家鼠源和姬鼠源病毒间的抗原关系[J];国际流行病学传染病学杂志;1985年01期
7 龚荣奎;;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的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系统的状态[J];国际流行病学传染病学杂志;1985年01期
8 许百平;;肾综合征出血热血凝抑制抗体[J];国际流行病学传染病学杂志;1985年04期
9 孔繁平;;用免疫吸附凝集试验检测肾综合征出血热病毒感染滴度[J];国际流行病学传染病学杂志;1985年05期
10 乔富渠;;肾综合征出血热病人丘脑-垂体-肾上腺系统之状态[J];中原医刊;1985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颖;刘景娥;;血液透析治疗肾综合征出血热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护理[A];第六届中日护理学术会议论文汇编(中文版)[C];1999年
2 杨守京;刘彦仿;叶玲;赵荣;孙玉静;赵君;;肾综合征出血热诱导热休克反应及其与病毒感染关系和意义的研究进展[A];西部大开发 科教先行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协2000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0年
3 徐应发;;虫草对肾综合征出血热的影响[A];第六届全国中西医结合肾脏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0年
4 杨开强;田斌;周德甫;谢长征;;肾综合征出血热的肺部表现(附32例临床分析)[A];2000年全国危重病急救医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0年
5 卢瑞杰;;纳络酮治疗肾综合征出血热难治性休克39例[A];2000年全国危重病急救医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0年
6 白雪帆;杭长寿;;肾综合征出血热、汉坦病毒肺综合征和汉坦病毒研究近况——第五届国际HFRS/HPS和HV学术会义简介[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感染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1年
7 李英娟;王小艳;;血液透析抢救肾综合征出血热合并急性肾衰竭32例[A];第三届国际中西医结合肾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8 胡菊明;胡清华;;中西医结合抢救肾综合征出血热合并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A];2001年全国中西医结合急救医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9 储峰;季青;严润民;陈晓玲;王霞明;;免疫滴金技术检测肾综合征出血热特异性抗体与中西医结合治疗的研究——附426例报道[A];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成立20周年纪念大会论文集[C];2001年
10 贾德兴;许蕾;伦秀英;李萍;玄恩余;;肾综合征出血热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41例[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感染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张梦寒;汉城病毒M片段和汉滩病毒部分S片段核酸疫苗pEGFP-M-S的构建及基因免疫研究[D];苏州大学;2005年
2 王美亮;汉滩病毒核蛋白T细胞表位的鉴定[D];第四军医大学;2006年
3 康殿民;山东省肾综合征出血热时空流行动态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4 黄晓峰;肾综合征出血热免疫复合物及病毒抗原对小鼠的致病变作用[D];第四军医大学;1997年
5 夏国庆;汉坦病毒的基因变异及其在隐性感染小鼠体内的定位与分布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1996年
6 李健;山东省肾综合征出血热流行病学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百军;应用时间序列模型对肾综合征出血热和艾滋病发病趋势预测的拟合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05年
2 胡刚;抗汉滩病毒NP和GP双特异性抗体的构建及其在昆虫细胞中的表达[D];第四军医大学;2005年
3 王暖;快速诊断和分型诊断汉坦病毒基因工程重组抗原研究[D];青岛大学;2005年
4 宋绍霞;肾综合征出血热病毒基因序列分析与分子流行病学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5 郭娜娜;河北省肾综合征出血热流行特征和预测方法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06年
6 黄晓霞;河北省肾综合征出血热疫源地病原基因型及其分布特征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06年
7 张娜;山东省莒南县肾综合征出血热的时空动态分析[D];山东大学;2006年
8 马卫胜;2003-2005年山东省肾综合征出血热宿主变化及流行病学特征的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9 李悦;沈阳市1984-2006年肾综合征出血热流行趋势分析[D];大连医科大学;2007年
10 袁群;山东省肾综合征出血热综合干预模式的实验流行病学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付德明;王忠凤;前列地尔的临床应用[N];中国医药报;2003年
2 ;应用地理信息系统分析北京市海淀区肾综合征出血热的空间分布[N];中国医药报;2003年
3 周仲瑛;肾综合征出血热(疫斑热)治法概要[N];中国中医药报;2003年
4 记者 禹超;免费接种出血热疫苗[N];秦皇岛日报;2008年
5 吴一福;疫区农民为HFRS主要发病人群[N];中国医药报;2008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