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题时态逻辑矢列式演算系统
【摘要】:研究Manna和Pnueli在并发程序验证方面提出的一种时态逻辑,其时间结构与自然数结构同构,时态算子选择为□,◇,○,U。本文作者认真分析了国际上时态逻辑定理证明主要方法,针对存在的不足之处,建立了命题时态逻辑矢列式演算系统,并证明了该系统的可靠性和完全性。
|
|
|
|
1 |
周巢尘;通信系统的时态描述[J];中国科学A辑;1989年08期 |
2 |
左志宏,龚天富;Mini CSP语言的时态语义[J];计算机应用;1995年01期 |
3 |
张骏林;李江宏;;用于协议描述及验证的时态逻辑[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1992年02期 |
4 |
唐达,徐超,杨晓丽;工作流建模中时态逻辑的研究与应用[J];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2004年04期 |
5 |
张毅,张师超;间断区间时态逻辑的语义[J];高技术通讯;1996年06期 |
6 |
韩俊刚,王岩冰,沈武威;用XYZ/E语言描述和验证硬件的行为[J];软件学报;1996年11期 |
7 |
贲可荣,陈火旺;命题时态逻辑定理证明新方法[J];软件学报;1994年07期 |
8 |
王蓓,吴智铭;实时离散事件系统规范与证明方法[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1998年01期 |
9 |
张广泉,戎玫;并发系统性质描述的一种形式化方法[J];重庆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年01期 |
10 |
苏开乐,骆翔宇,吕关锋;符号化模型检测CTL[J];计算机学报;2005年11期 |
11 |
王富彬;;描述逻辑SHIOQ的时态扩展[J];现代计算机(专业版);2010年11期 |
12 |
张广泉;反应式系统的并发模型(Ⅳ)——时态逻辑模型[J];重庆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年04期 |
13 |
肖美华,薛锦云;时态逻辑形式化描述并发系统性质[J];海军工程大学学报;2004年05期 |
14 |
宋悦,郝克刚,葛玮;基于时态逻辑的抽象对象规约方法[J];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年06期 |
15 |
钱俊彦,赵岭忠,古天龙;一种基于时间自动机的时钟等价性优化方法[J];计算机工程;2005年18期 |
16 |
陈卓;杨炳儒;周法国;李琳娜;;基于时态逻辑的多时间序列挖掘模型[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4期 |
17 |
周从华;陶志红;陈钟;王立福;;基于时态逻辑的工作流分析[J];计算机科学;2007年11期 |
18 |
陈良,陈莘萌;通信的顺序进程的证明规则[J];计算机学报;1988年02期 |
19 |
杨惠珍,康凤举,马裕民,蔡斌;基于时态逻辑的形式化联邦校核方法[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2005年04期 |
20 |
黎升洪;缪淮扣;;时态逻辑描述能力比较研究[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6年22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