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方一红,罗纪生,周恒;槽道湍流近壁区相干结构的数值模拟[J];力学学报;1995年05期 |
2 |
陆昌根;湍流平板边界层近壁区对称与非对称单个相干结构演化机理的比较[J];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A辑;2005年04期 |
3 |
张楠;刘凯;陆利蓬;;湍流边界层内流向涡的数值模拟研究[J];工程热物理学报;2006年S1期 |
4 |
罗纪生,周恒;湍流边界层底层相干结构的一个理论模型[J];应用数学和力学;1993年11期 |
5 |
周恒,陆利蓬;压力梯度对湍流边界层相干结构的影响[J];中国科学A辑;1997年02期 |
6 |
陆昌根;近壁湍流相干结构传播速度的研究[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1999年03期 |
7 |
陆利蓬,李兆瑞;压力梯度作用下相干结构的演化[J];中国工程科学;2002年11期 |
8 |
蔡树棠,刘宇陆;湍流相干结构机理研究(Ⅰ)──光滑壁边界层相干结构的物理模型[J];应用数学和力学;1995年04期 |
9 |
张楠;刘凯;陆利蓬;袁湘江;;基于相干结构的大涡模拟壁面模型[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08年01期 |
10 |
方一红,罗纪生;相于结构非对称模型的数值计算方法[J];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A辑;1998年01期 |
11 |
李克文,魏中磊,苏先基,李炜谱,周培源;平面斜向剪切流中相干结构的形成、特征及其发展规律的实验研究[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4年05期 |
12 |
周恒,熊忠民;湍流边界层近壁区相干结构起因的研究[J];中国科学A辑;1994年09期 |
13 |
姜楠,舒玮;壁湍流相干结构的辨识[J];实验力学;1996年04期 |
14 |
刘明侯,陈义良,周 裕,张红军;圆柱绕流尾迹中相干结构对湍流特性的影响[J];力学学报;2002年04期 |
15 |
汪健生,王晨健,李汛;湍流相干结构的速度与温度特性[J];实验力学;2002年02期 |
16 |
陆昌根;吴卫国;戚琴娟;;近壁湍流边界层壁面局部扰动诱导形成相干结构的动力学模型[J];空气动力学学报;2009年04期 |
17 |
姜楠;壁湍流相干结构的教学实验(三)─—检测壁湍流相干结构的条件采样方法[J];力学与实践;1999年03期 |
18 |
刘海峰,吴韬,王辅臣,龚欣,于遵宏;应用小波分析研究湍流相干结构(Ⅰ) 小波分析辨识相干结构的能量最大准则[J];化工学报;2000年06期 |
19 |
李昕
,胡非
,浦一芬
,M.H.Al-Jiboori
,胡朝霞
,洪钟祥;大气边界层湍流相干结构的识别(英文)[J];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2002年04期 |
20 |
姜楠;壁湍流相干结构的教学实验(四)──用自相关法检测壁湍流相干结构的平均猝发周期[J];力学与实践;1999年04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