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磁成果处理解释技术与海区油气探测
【摘要】:海区油气勘探重磁成果处理解释主要依靠有效的处理技术与综合解释技术来实现。文章介绍了剖面重磁地震综合解释、小波多尺度分解、全磁纬变倾角化极、三维正演拟合、地热岩石圈底界反演等项技术以及运用这些技术进行剖面、平面重磁成果处理解释的应用实例。重磁成果能有效地为油气勘探服务,也能为基础地质研究服务。海区油气勘探的捷径:多专业、多学科协同施工,成果结合,综合解释。
|
|
|
|
1 |
黄贤明;赣东北—闽西北重点片综合解释成果丰硕[J];江西地质科技;1997年01期 |
2 |
王旭日,梁传坤;鄂尔多斯南缘山地推覆构造带地震勘探[J];中国石油勘探;1997年03期 |
3 |
余纯武;L_ω~2(-1,1)空间的多项式小波分解[J];湖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年01期 |
4 |
张迁;多源空间数据融合方法的研究[J];安徽地质;2001年04期 |
5 |
陈军,刘世丽,杨晓兰,武建华,熊家林;LGZ地区地震资料综合解释方法应用研究[J];石油物探;2002年02期 |
6 |
张见威;韩国强;张艳青;张见东;;基于互信息和小波分解的混合优化医学图像配准[J];海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4期 |
7 |
王海炳;卢瑞文;;一种融合小波分解和滤波的KPCA人脸识别方法[J];科协论坛(下半月);2008年01期 |
8 |
Craig S.Calvert
,黄冰;利用地震资料进行综合地质建模[J];勘探地球物理进展;1998年06期 |
9 |
罗平;;计算机神经网络技术在综合录井油气层判别中的应用[J];录井工程;1998年02期 |
10 |
黄祥林,魏海,沈兰荪;基于小波分解的视频分级编码方法[J];高技术通讯;2000年04期 |
11 |
卢林,吴纪桃,柳重堪;基于等高线统计特性的多分辨率插值方法[J];测绘学报;2004年04期 |
12 |
郭承志;数字图像小波变换的两种方法比较[J];青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6期 |
13 |
张玲,张军,白丽萍,杨德洲,汪亚军,钱存伍,赵国辉;涟阜地区中古生界地层地球物理综合解释方法探讨[J];勘探地球物理进展;2005年04期 |
14 |
苟学强;张义军;董万胜;郄秀书;;基于小波的地闪首次回击辐射场的多重分形分析[J];地球物理学报;2007年01期 |
15 |
夏义平;刘万辉;徐礼贵;郑良合;;走滑断层的识别标志及其石油地质意义[J];中国石油勘探;2007年01期 |
16 |
方秀纪;王宁;;基于小波分析法的居民收入消费关系实证[J];商业时代;2007年13期 |
17 |
胡轶佳;钟中;闵锦忠;;两种积云对流参数化方案对1998年区域气候季节变化模拟的影响研究[J];大气科学;2008年01期 |
18 |
徐忠林;杨桄;李德军;张勇;;基于航空图像的多小波去噪方法研究[J];遥感信息;2008年03期 |
19 |
李旋;周清锋;何朝津;杨礼平;赵立科;王晓辉;;经验模式分解与小波变换在模拟信号中的对比分析[J];地质学刊;2009年01期 |
20 |
杨道静;丁宣浩;;基于小波分解的分形图像压缩算法研究[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2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