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塑性极限分析理论和神经网络响应面的结构系统可靠性分析
【摘要】:根据多层神经网络映射存在定理,提出了基于神经网络响应面和塑性极限分析理论的结构系统可靠性分析的新方法。数值试验表明,该方法可以快速、高质量地求出结构系统可靠性指标,是一个具有发展前景的新方法。
|
|
|
|
1 |
田辰,阎宏生,胡云昌;基于神经网络响应面的疲劳裂纹扩展寿命的可靠性分析[J];机械强度;2004年01期 |
2 |
闫宏生;余建星;胡云昌;刘春利;;大型结构系统可靠性分析方法研究(英文)[J];船舶力学;2007年03期 |
3 |
王均星,王汉辉;对“土坡稳定的有限元塑性极限分析上限法研究”的讨论的答复[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5年10期 |
4 |
王彦宏,赵鸿铁,薛建阳;型钢混凝土粘结强度的研究[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1期 |
5 |
陈建英,张建仁;神经网络与响应面法相结合分析既有混凝土桥梁的可靠性[J];长沙理工大学学报;2004年Z1期 |
6 |
张先进;付爱群;;钢筋混凝土井式梁结构的塑性极限分析[J];建筑结构;2008年06期 |
7 |
潘立功,徐秉业;锥壳、柱壳及其组合结构的塑性极限分析[J];力学与实践;1986年06期 |
8 |
赵应长;;板壳塑性极限分析的权余法[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理工版);1989年06期 |
9 |
佟晓利,赵国藩;一种与结构可靠度分析几何法相结合的响应面方法[J];土木工程学报;1997年04期 |
10 |
李富民;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塑性极限分析[J];工业建筑;2003年09期 |
11 |
廖亚曦,王成国,刘金朝;应用响应面方法进行200km/h转向架阻尼器参数的优化研究[J];铁道机车车辆;2004年05期 |
12 |
张卓;;超载作用下路肩挡墙附加主动土压力计算探讨[J];路基工程;2007年01期 |
13 |
胡峪,李为吉;飞机多学科设计中的协同优化算法[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2001年03期 |
14 |
高洪波;刘慧;;圆桩承台冲切承载力分析[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1期 |
15 |
俞希楠;张维奇;周启龙;;钢筋混凝土井字梁结构塑性极限分析[J];南昌大学学报(工科版);2008年04期 |
16 |
欧阳仲春;土坡稳定的塑性极限分析解[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1983年03期 |
17 |
张峻,柯映林;基于响应面和空间映射技术的模面设计优化[J];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2005年03期 |
18 |
赵家成,刘章军;阶梯形堆载方法在软基堆载预压中的应用[J];太原理工大学学报;2005年05期 |
19 |
王根龙;伍法权;门玉明;;基于土质边坡塑性极限分析条分法的可靠度计算方法研究[J];工程地质学报;2006年06期 |
20 |
李瑞;李欣;;圆形平盖的塑性极限分析与强度设计[J];石油化工设备技术;2008年06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