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亚和东南亚第四系时间界面的建议
【摘要】:在东亚和东南亚第四系对比中,有关的几条界限,本文建议如后。采用Globorotalia truncatulinoides的初现位作为本区海相第四系的下界,其位置大致在古地磁Olduvai亚时的下界,时间约为距今1.9Ma。在南中国海、东海及沿岸地区,发现了以G.truncatulinoides的初现位为代表的一系列有意义的生物事件,如Pulleniatina finalis的初现位,Globigerinoides obliquus和Globoquadrina altispira的灭绝位,以及Globorotalia menardii和Pulleniatina obliquloculata壳体旋
|
|
|
|
1 |
徐桂荣;云南泥盆纪地层对比[J];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1981年02期 |
2 |
徐桂荣
,张克信
,黄思骥
,吴顺宝
,毕先梅;湖北黄石地区上二叠统和二、三叠系界线事件地层研究[J];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1988年05期 |
3 |
陈伟钟;;零偏移距VSP正演模型计算[J];石油地球物理勘探;1988年03期 |
4 |
裴放;牙形石研究者的国际盛会[J];中国地质;1989年08期 |
5 |
禹启仁;会议消息[J];地球科学进展;1990年05期 |
6 |
龙家荣;贵州海相二叠—三叠纪界线层基本特征及两纪界线的选择[J];贵州地质;1990年04期 |
7 |
杨子赓,林和茂,李绍全;东亚和东南亚第四系时间界面的建议[J];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1991年02期 |
8 |
柴之芳,孔屏,毛雪瑛,马淑兰,周瑶琪,马建国;丹麦Stevns Klint K—T界线粘土层中铱和其他微量元素的赋存状态和启示[J];中国科学B辑;1991年03期 |
9 |
王成源;华南二叠-三叠系的事件地层与生物地层界线[J];地层学杂志;1994年02期 |
10 |
丁莲芳;晚前寒武纪重要生物事件与事件地层界线[J];长安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1994年04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