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花的认知隐喻分析——基于李清照词的研究
【摘要】:隐喻对于诗歌和文学创作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文章以女词人李清照的坎坷人生和情感波折为背景,通过对李清照部分词中的"菊花"意象加以研究,运用概念隐喻理论,对其进行认知分析,展现"菊"这一概念在李清照词中的变化,以及其词中的"菊"对菊花固有形象的影响。从而体现出隐喻不仅是源域向目标域的映射,并且在某种程度上目标域也会相应的影响到源域。以此也将呼吁学者们加强对诗歌和文学作品中的隐喻研究,以求得认知隐喻研究在诗词和文学方面新的突破。
|
|
|
|
1 |
卓贤;秋菊[J];江淮法治;2002年11期 |
2 |
艾茗;;雾气[J];广西文学;2006年12期 |
3 |
徐信科;;徐信科的诗[J];岁月;2006年11期 |
4 |
博·舒姆斯基;尼·哈利托;卢羽;方怡;沈晓林;薛范;;菊花凋落[J];歌曲;2007年05期 |
5 |
韩珺;;剩下(组诗)[J];时代文学;2007年05期 |
6 |
柯新宝;;新疆菊花台行悦[J];福建乡土;2009年03期 |
7 |
卢群;;菊花盛开的季节[J];短小说;2010年02期 |
8 |
江心洲;;“偏爱”菊花花自香[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0年02期 |
9 |
刘立善;;日本的菊花文化[J];日语知识;2010年09期 |
10 |
李富梅;;痕迹[J];雪莲;2010年04期 |
11 |
博华;;与菊花为伴[J];山东教育;2010年Z5期 |
12 |
杨启文;;杨启文的诗[J];边疆文学;2011年02期 |
13 |
王馥荔;;我与菊花——人物创作回顾[J];电影;1984年07期 |
14 |
陈书金;开封赏菊[J];中州今古;1994年06期 |
15 |
高踪啸;;滋味(组诗)[J];北大荒文学;1996年03期 |
16 |
王忠范;米草诗情(组诗)[J];绿风;2004年06期 |
17 |
张志刚;;手(外一首)[J];诗刊;2005年18期 |
18 |
蔡行健;;傲霜秋菊晚节香[J];当代小说(下半月);2007年11期 |
19 |
刘蕊;;一盆紫菊花[J];幸福(女读者);2008年04期 |
20 |
陈正强;;玉米地里的黑菊花[J];安徽文学;2009年Z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