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激光距离选通成像的非视域成像应用
【摘要】:非视域成像是国外近几年出现的一种新的成像模式,能够绕过拐角对难以直接观察的场景进行成像。介绍了基于激光距离选通成像技术的非视域成像模式,给出了国外的几个典型非视域成像实验及其结果。搭建了基于532 nm激光器和ICCD探测器的距离选通成像系统,以窗户玻璃和墙面瓷砖作为中介反射面,分别获得了50 m和20 m处目标的非视域图像。实验结果表明,非视域成像的效果与中介反射面的反射特性有关,许多具有一定镜面反射特性的建筑材料均可作为中介反射面,用于非视域成像;非视域成像模式在城市巷战、公安侦察以及抗灾救援等领域展现出潜在的应用前景,是一种具有发展前景的新型光电成像模式。
|
|
|
|
1 |
蔡进;3D激光成像系统[J];国外油田工程;1999年02期 |
2 |
之己;煤气管道泄漏的激光成像监测[J];光电子技术与信息;1997年01期 |
3 |
张新明;医学上的磁共振成像与激光成像[J];激光生物学报;1998年02期 |
4 |
陈育伟,张立,胡以华,张海洪,舒嵘,王建宇;对地观测激光成像的回波阵列探测技术[J];红外与毫米波学报;2004年03期 |
5 |
田治米·镜二;赵容端;;浅层反射记录的解析法[J];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1978年03期 |
6 |
孙文胜;樊冰;刘玮;;激光成像校准系统的设计及实现[J];光学仪器;2006年05期 |
7 |
吉开基;;光学扫描器[J];应用光学;1983年01期 |
8 |
;唱响医用激光成像产品自主创新主旋律——东软数字化医疗公司李永旭[J];科技成果纵横;2006年03期 |
9 |
吴健华;樊桂花;梁丹华;郭惠超;田野;;脉冲半导体激光器光束并合技术研究[J];激光与红外;2010年07期 |
10 |
赵文中,赵柏林;近场反射过程中的微波辐射传输特性[J];气象学报;1984年02期 |
11 |
杨复兴;粗糙锐反射面水平运动时产生的多普勒频移[J];吉首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7年01期 |
12 |
沈谢林;林一泓;;SF_6激光成像检漏技术的应用[J];福建电力与电工;2008年03期 |
13 |
孙东松,南京达,戴永江,皮名嘉;CO_2激光外差接收的实时强度成像[J];光学学报;1993年10期 |
14 |
吴剑敏;;激光成像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J];上海电力;2008年02期 |
15 |
王寿增;孙峰;张鑫;;激光照明距离选通成像技术研究进展[J];红外与激光工程;2008年S3期 |
16 |
孙志慧;邓甲昊;闫小伟;;线阵推扫式激光成像引信探测技术[J];光电工程;2009年03期 |
17 |
同兰娟;蒋晓瑜;宋小杉;汪熙;龙佩;;基于“猫眼效应”激光成像的目标探测[J];激光与红外;2009年09期 |
18 |
朱平安;胡春生;;一种基于距离选通方法的激光主动成像系统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1年11期 |
19 |
汪鸿振,郭芃;用边界元法计算有反射面的结构体声辐射[J];声学技术;1999年04期 |
20 |
吴飞雪,董守平,时铭显;颗粒粒径的粒子成像测量方法[J];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06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