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光通信PAT子系统指标初步设计分析
【摘要】:分析了跟踪角速度、功率、跟踪精度等因素对大气激光通信系统中瞄准、捕获和跟踪子系统参数选择的影响 ,给出了波束发散角、扫描角范围、接收视场等主要参数的选择原则 ,对地面终端光通信系统设计背景提出了瞄准、捕获和跟踪子系统的相应指标。
|
|
|
|
1 |
张景旭;大型跟瞄架方位轴系的研制[J];光学精密工程;1996年02期 |
2 |
邹东明,刘栖山,陈长青,郭劲;舰载光电跟踪设备视轴稳定分析[J];兵工自动化;2003年01期 |
3 |
王永辉,郭劲;快速转向反射镜系统的设计简介[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03年02期 |
4 |
王建立,陈涛,陈娟,王世杰;提高光电经纬仪跟踪快速运动目标能力的一种方法[J];光电工程;2002年01期 |
5 |
岳冰,杨文淑,傅承毓;空间光通信中的快速倾斜镜精跟踪实验系统[J];光电工程;2002年03期 |
6 |
吴琼雁,王强,彭起,任戈,傅承毓;音圈电机驱动的快速控制反射镜高带宽控制[J];光电工程;2004年08期 |
7 |
李文军,赵金宇,陈涛;速度滞后补偿参数对光电伺服系统的影响分析[J];测试技术学报;2005年01期 |
8 |
李志勇,高宏昌;瞄准线稳定跟踪的计算机控制系统[J];电光与控制;1994年04期 |
9 |
黄一,吕俊芳,卢广山;机载光电跟瞄平台稳定与跟踪控制方法研究[J];飞机设计;2003年03期 |
10 |
安凯,马佳光,傅承毓;一种运动目标位置合成的快速算法[J];光电工程;2001年04期 |
|
|
|
|
|
1 |
詹玉书,黄文虎,聂文强,冯威,余少强;空间光通信的激光发射和接收技术及模拟实验[J];半导体光电;1999年04期 |
2 |
马东堂,魏急波,庄钊文;空间激光通信及应用[J];半导体光电;2003年02期 |
3 |
郝雪涛,江洁,张广军;CMOS星敏感器图像驱动及实时星点定位算法[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05年04期 |
4 |
施隆照,黄梅珍,杨小玲,郑明学;二维位置敏感探测器及信号处理器[J];传感器技术;2002年08期 |
5 |
黄梅珍,唐九耀,陈钰清,曹向群;一维PSD的光电性能解析研究[J];电光与控制;2000年04期 |
6 |
邢晖,朱震,徐代升,姚梅;空中光电跟踪平台的引导精度分析[J];电光与控制;2004年04期 |
7 |
王广雄,张静,朱井泉;倒立摆的输出反馈控制:脆弱性和鲁棒性分析[J];电机与控制学报;2002年03期 |
8 |
王广雄,张静;控制理论中的频率定理:Kalman-Yakubovich引理[J];电机与控制学报;2002年04期 |
9 |
王蔚然,袁宏春;大气激光通信的跟瞄系统[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1994年03期 |
10 |
刘华,何毅,胡渝;自动跟瞄10.6μm光学天线的设计与调试[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1998年03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