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陈常茂,刘锦华,刘迪金;中子品质因数和剂量当量[J];同位素;1995年04期 |
2 |
陈迪;关于中子的品质因数问题[J];原子能科学技术;1986年05期 |
3 |
周文振,于振泽,丁书琳;精密功率计测量盘荷波导的频率和Q值[J];原子能科学技术;1987年01期 |
4 |
黄子平;秦玲;张良;荆晓兵;;含磁芯线圈动态电感计算[J];强激光与粒子束;2007年01期 |
5 |
许哲,王春晓;铁氧体环的导磁率及其品质因数的测量[J];强激光与粒子束;2005年09期 |
6 |
龙娇艳,原有进,肖国青;束流强度探测变压器[J];原子核物理评论;2002年01期 |
7 |
田忠,裴元吉,黄贵荣,贾大春;HLS储存环新高频腔的物理设计[J];核技术;1998年09期 |
8 |
陈银宝,M.Reiser;考虑纵向与横向耦合效应的束流传输[J];原子能科学技术;1991年04期 |
9 |
陈常茂;辐射防护中子剂量学的某些进展[J];辐射防护;1990年03期 |
10 |
吴钢,杨学平,耿顺才,王言山;热阴极微波电子枪的改进设计[J];强激光与粒子束;2003年04期 |
11 |
陈常茂,刘锦华;参考中子辐射注量-周围剂量当量换算系数的计算[J];辐射防护;1996年02期 |
12 |
马凤才,刘艳侠,肖鸿飞;有限温度真空极化与热背景介质的电磁性质[J];高能物理与核物理;1998年09期 |
13 |
张合壁;磁旋管谐振腔旋转TM_(n10)模的冷品质因数[J];强激光与粒子束;1997年03期 |
14 |
;辐射防护剂量学中的量和单位——国际辐射单位与测量委员会(ICRU)第51号报告[J];辐射防护通讯;1994年06期 |
15 |
冯光耀,王相綦,裴元吉,尚雷,王琳,李为民,樊宽军,徐宏亮;激光差拍波等离子体加速装置中约束磁场的计算研究[J];强激光与粒子束;1999年04期 |
16 |
何小中;唐传祥;黄文会;郑曙昕;施嘉濡;陈怀璧;杜泰斌;程诚;童德春;林郁正;;1.6cell光阴极微波电子枪冷测及初步高功率实验研究[J];高能物理与核物理;2006年S1期 |
17 |
张金卫;产生液体闪烁计数器本底高的原因的探讨[J];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1984年05期 |
18 |
伍春雷,李泉凤,胡玉民;磁铁材料对加速器电磁铁好场区的影响[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10期 |
19 |
唐兵;崔保群;马瑞刚;蒋渭生;王荣文;姜冲;马鹰俊;陈立华;;ISOL分析磁铁一些关键问题的实验研究[J];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年报;2006年00期 |
20 |
李广林,颜斌山,李有猛,邓燕平,王劲,刘晋通;电子直线加速器的能量倍增器[J];原子能科学技术;1985年06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