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研制水质浮标
【摘要】:正 水质浮标是海洋环境监测的重要技术装备,是海域管理的基本技术手段之一,在国内尚属空白。水质浮标及其关键传感器技术的研究开发,对提高海洋环境监测管理水平,促进沿海经济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这一技术有着潜在的市场前景,不但具有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也会产生很大的经济效益。
|
|
|
|
1 |
林盛,黄宗国,李传燕,郑成兴,王建军;广东电白浮标污损生物生态研究[J];海洋学报(中文版);1989年01期 |
2 |
马晓民;水下GPS系统的设计与仿真[J];海洋测绘;2001年04期 |
3 |
朱芸;浮标在风浪中的运动特性分析[J];海洋技术;2002年03期 |
4 |
余立中;我国的海洋剖面探测浮标—COPEX[J];海洋技术;2003年03期 |
5 |
孙朝辉,童明荣,刘增宏;PROVOR型剖面浮标检测及布放[J];海洋技术;2003年03期 |
6 |
葛德宏,高启孝,李安,陈永冰,沈明;水下运载体定位理论模型及拖曳参数分析[J];海洋测绘;2005年03期 |
7 |
胡进;如何减少水流对物探联测的影响[J];吉林水利;1996年01期 |
8 |
俞沅;浮标式水面溢油监视报警系统[J];海洋技术;1997年03期 |
9 |
廉双喜;赤潮监测和预报的构想[J];海洋技术;2002年02期 |
10 |
熊焰,张文良,崔琳;极区卫星跟踪浮标在北极科学考察中的应用[J];海洋技术;2004年02期 |
11 |
陈日華;再談投放浮标的次序[J];水文;1957年02期 |
12 |
崔云鹏;用廢复寫紙做浮标小旗[J];水文;1958年04期 |
13 |
严岩,董钰,严文侠;湛江港浮标污损生物生态研究[J];热带海洋;1994年02期 |
14 |
刘增宏,许建平,朱伯康;Argos表面漂流浮标在黑潮区的若干观测结果[J];东海海洋;2004年04期 |
15 |
熊焰;极区海洋环境自动监测浮标总体设计技术[J];海洋技术;2005年01期 |
16 |
孙佩琦;水位记录中台阶式变化的成因[J];山西地震;1987年04期 |
17 |
陆祖明;加强海洋资料浮标网的系统管理提高系统经济效益[J];海洋技术;1998年02期 |
18 |
任品德;牟健;姜峰;;基于WebGIS技术开发浮标综合管理平台系统的研究[J];海洋技术;2011年03期 |
19 |
杭汝衡,孟龙,陈文祥,王协成;SALN-1型水下噪声及信号遥测浮标[J];声学技术;1983年02期 |
20 |
王淑华;日本用机器人浮标测量海底火山[J];中国地质;1989年10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