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粗糙集正域POS_c(D)的表上作业法
【摘要】:给出了一种非常简洁的求POSC(D)的表上作业方法,此法不仅无须分别求出U IND(C)和U IND(D),而且省略了U IND(C)和U IND(D)之间的比较及求交的程序;最后,应用这一方法研究了评价和预测问题中各因素的合理赋权问题,对中国区域生态水平评价问题进行了权重挖掘,按照所得权重给出了新的评价结果.
|
|
|
|
1 |
张诚一,丁萍,付海艳;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评价中的权重挖掘及实证分析[J];海南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2期 |
2 |
黄定轩;基于客观信息熵的多因素权重分配方法[J];系统工程理论方法应用;2003年04期 |
3 |
田学全;基于粗糙集的最小风险贝叶斯决策[J];塔里木农垦大学学报;2004年04期 |
4 |
黄定轩,武振业,宗蕴璋;基于属性重要性的多属性客观权重分配方法[J];系统工程理论方法应用;2004年03期 |
5 |
陈建飞,林公源;关于粗糙集的一点注记[J];云南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2期 |
6 |
张丽,马良;基于粗糙集属性约简的模糊模式识别[J];上海理工大学学报;2003年01期 |
7 |
征峥,束金龙;基于粗糙集与层次分析法的组合预测方法[J];经济数学;2003年04期 |
8 |
李延来;唐加福;蒲云;姚建明;;质量功能展开中顾客需求的最终重要度确定方法[J];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2007年04期 |
9 |
杨启贤;;粗糙集及其应用简介[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8年02期 |
10 |
赵连胜,杜清晏,行飞;基于粗糙集(Rough set)的数据挖掘及其实现[J];阴山学刊;2000年06期 |
11 |
郑书富;奇异粗糙集理论及其研究现状[J];三明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2期 |
12 |
刘晓纲;模糊粗糙集的格结构[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3期 |
13 |
郭增晓;米据生;;粗糙模糊集的模糊性度量[J];模糊系统与数学;2005年04期 |
14 |
胡凯;张建奎;孟广武;;区间值模糊集上的粗糙近似[J];聊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3期 |
15 |
孙花;;基于粗糙集的特征选择及其应用[J];科技信息(学术版);2006年11期 |
16 |
胡凯;孟广武;于西昌;;区间值模糊集上的上(下)近似[J];模糊系统与数学;2007年01期 |
17 |
刘若慧;王常青;刘保仓;;粗双枝模糊集的表示定理[J];天中学刊;2008年02期 |
18 |
罗世尧;;关于粗糙模糊集模糊度的计算方法讨论[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
19 |
卢晓春,阮锋,郭盛;基于粗糙集理论的数据算法在模具评价中的应用[J];华东交通大学学报;2003年04期 |
20 |
李德旭;基于粗糙集和包含度理论的决策规则提取方法[J];西安联合大学学报;2004年05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