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蕉采后生理研究
【摘要】:香蕉(Musa acuminata Vwarf Cavendish AAA组)采收后在20~30℃室温下后熟,一般经两周后出现呼吸跃交,呼吸速率从刚采收的20~30mgCO_2·kg~(-1)·h~(-1)(27℃测定)急剧上升至120~150mgCO_2·kg~(-1)·h~(-1),以后下降。末成熟(熟度70~30%)的香蕉含淀粉较高,约10~14%,可溶性糖在1%以下;随着成熟度的增加,淀粉逐渐水解,至完熟时,下降至1%以下,可溶性糖则增至15~18%。淀粉转化与呼吸跃变的高峰期基本同时出现。呼吸高峰过后,含糖量下降。果皮叶绿素含量随果实成熟而下降,从10mg·100g~(-1)下降至3~7mg·100g~(-1)。完熟后期果皮渐变为黄褐色。果肉含水量随果实成熟从76.27%增至81.14%;果肉与果皮的比率则从1.14增至1.81。经保鲜剂处理的香蕉果实,其呼吸跃变的出现以及淀粉的分解和可溶性糖的积累均延迟约7天,呼吸高峰值亦略降低,但对淀粉和糖的最终含量无显著影响。生产上可根据香蕉采后生理特性,使用综合保鲜技术,延缓生理进程,防止病害侵染,以延长果实的寿命。
|
|
|
|
1 |
李安妮,朱慧英,李明启;香蕉保鲜贮藏生理研究[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1年04期 |
2 |
王少峰,程志明,李影,洪德强;香蕉常用保鲜剂保鲜效果比较试验[J];福建果树;1997年02期 |
3 |
王关胜;自制香蕉保鲜剂[J];农村新技术;2004年07期 |
4 |
林瑞龙,张其昌;“K_2MnO_4-膨润土”保鲜剂处理香蕉研究初报[J];福建农业科技;1993年03期 |
5 |
张辉,李学文,滕康宁;MA条件下保鲜剂对哈密瓜采后生理的作用[J];新疆农业大学学报;2004年04期 |
6 |
林晓姿,何志刚;香蕉常温保鲜技术初探[J];福建果树;1999年03期 |
7 |
林明生,黄思良,黄福新;玉林、博白、浦北县香蕉保鲜贮运技术调查报告[J];广西植保;1989年04期 |
8 |
韩今朝;香蕉冻害及防冻[J];福建农业科技;1986年05期 |
9 |
江梅;国际市场香蕉供过于求[J];世界热带农业信息;1995年02期 |
10 |
苏金茹,房树贵,王志才;香蕉贮藏保鲜技术[J];北方园艺;1996年02期 |
11 |
陈师媛;中国香蕉受日商青睐[J];世界热带农业信息;1998年05期 |
12 |
黄育宗;外销香蕉的质量要求[J];中国南方果树;1999年03期 |
13 |
李东林,蔡永萍,赵洁;切花的采后生理及保鲜剂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1999年02期 |
14 |
;香蕉“二轻、二重、一控、一巧”施肥法[J];世界热带农业信息;1999年06期 |
15 |
朱佳满;怎样加快我国香蕉产业化进程[J];农村实用技术与信息;2004年07期 |
16 |
小吕;;香蕉保健新发现[J];农村实用技术;2006年02期 |
17 |
李鄂平;;香蕉蕾前蕾后管理技术[J];果农之友;2006年06期 |
18 |
;世界香蕉产业概况[J];世界热带农业信息;2006年12期 |
19 |
徐迟默;;有机香蕉贸易概况[J];世界热带农业信息;2007年06期 |
20 |
张清源,林振基,林信财,方元炜;浅谈香蕉出口检疫[J];福建热作科技;1991年0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