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苗猝倒病(Rhizoctonia solani Kuhn)生物防治的研究
【摘要】:八种供试菌和制霉菌素在平板拮抗测定中发现,23~16,49~10,绿色木霉,疣孢漆斑菌和制霉菌素对立枯丝核菌均有拮抗作用,并以23~16最明显。 苗期试验的结果表明,23~16,扩展青霉,49~10,绿色木霉防治以立枯丝核菌为主要病原的松苗猝倒病有较好的效果。23~16防效最佳,扩展青霉次之。 23~16防治松苗猝倒病的作用机制主要是阻止病原菌丝的入侵,其次是对已侵入的菌丝产生抑制作用。
|
|
|
|
1 |
;“八七八”抗菌素的研究[J];湖北农业科学;1977年10期 |
2 |
支存定;松苗猝倒病致病菌的研究[J];浙江林业科技;1979年03期 |
3 |
尹莘耘,陳吉棣,楊開宇,陈(马马),耿殿棨;防治棉病中抗生菌的选择、繁殖及其田间效果初报[J];植物病理学报;1955年01期 |
4 |
王俊林,秦夏卿,袁桂荣,刘景泽,周国顺,甘贤友;棉花枯萎病抗生菌研究初报[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1982年01期 |
5 |
;研制和应用“五四○六”抗生菌肥料的进展[J];中国农业科学;1975年02期 |
6 |
岳莹玉,梁绍芬,管南珠;刺孢吸水链霉菌北京亚种吸水条件的研究[J];土壤肥料;1986年02期 |
7 |
;“878”抗生菌剂的生产及防治棉苗炭疽病的效果[J];湖北农业科学;1972年01期 |
8 |
郑平;三种内吸杀菌剂防治松苗猝倒病效果的研究[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6年03期 |
9 |
谭慕洲;胡平祯;;猛进农埸试制菌肥的经验[J];中国农垦;1959年04期 |
10 |
蒋临轩,赵德铭;钙质土马尾松育苗[J];四川林业科技;1981年04期 |
11 |
李长观;国外松苗黄化病的防治[J];中国林业;1995年03期 |
12 |
;松苗立枯病的防治[J];新疆林业;1977年03期 |
13 |
廖塘生,刘龙生,刘和喜;金核霉素防治柑桔溃疡病效应研究[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2年S1期 |
14 |
绍荣;;定植抽苔松苗的一个办法[J];广西农业科学;1965年03期 |
15 |
张伟民;;夏日正午莫浇水[J];中国花卉盆景;1999年08期 |
16 |
;菌种污染的解决办法[J];辽宁农业科学;1971年04期 |
17 |
;“八七八”抗生菌剂防病效果试验简报[J];湖北农业科学;1974年04期 |
18 |
;橡胶割面条溃疡抗生菌防治[J];云南植物研究;1975年01期 |
19 |
赵英,尹春梅,任跃英,戴树伟,蔡荣春,范广志,蔡均铎;西洋参施肥技术研究──第Ⅰ报施肥对西洋参产量影响的研究[J];农业与技术;1995年02期 |
20 |
李良;;木霉82抗生菌防治茉莉白绢病[J];茶叶科学技术;1984年0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