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紫花苜蓿抗寒性机理研究进展
【摘要】:根据国内大量研究成果,从紫花苜蓿的外部茎叶结构和根系特征及其内部的细胞膜透性、体内碳水化合物含量、氮代谢、脂类代谢、保护酶系和激素变化等方面综述了紫花苜蓿抗寒性机理。
|
|
|
|
1 |
刘香萍;李国良;崔国文;杜广明;;苜蓿秋季刈割后再生形态指标与其抗寒性关系的研究[J];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2006年06期 |
2 |
李胜林;贾锡云;李永鹏;杜吉到;;硝酸钙处理对低温下紫花苜蓿耐寒性及幼苗生长的影响[J];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2009年03期 |
3 |
刘建新;胡浩斌;雷蕊霞;;多裂骆驼蓬对紫花苜蓿化感作用的生理生化机理[J];中国草地学报;2007年04期 |
4 |
朴庆林;金秀男;;公农1号等苜蓿品种抗寒高产性能比较——筛选东北寒冷地区适宜品种[J];吉林畜牧兽医;2006年04期 |
5 |
陶雅;玉柱;孙启忠;赵淑芬;;紫花苜蓿的抗寒生理适应性研究[J];草业科学;2009年09期 |
6 |
刘香萍;崔国文;李国良;杜广明;;紫花苜蓿主根内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累积及其与抗寒性的关系[J];中国草地学报;2010年02期 |
7 |
刘香萍;李国良;崔国文;;紫花苜蓿抗寒性研究进展[J];饲料博览;2006年12期 |
8 |
贺宝通,崔佳音,尚久印;PICKSEED 8925 MF多叶高蛋紫花苜蓿的多叶性状对抗寒性的影响[J];草业科学;2005年05期 |
9 |
崔国文,刘清海,纪守财,王恒国,吕忠友,曲波,吴滨生;培土对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抗寒性、抗旱性及产草量的影响[J];中国草地;1997年03期 |
10 |
杨国柱;宁英林;杨吉云;赵殿智;;冷季寒牧系列紫花苜蓿根系内电导率测定[J];草业与畜牧;2007年01期 |
11 |
刘香萍;李国良;崔国文;伊东睦泰;冈岛毅;;不同紫花苜蓿品种间抗寒性比较研究[J];当代畜牧;2006年11期 |
12 |
刘香萍;李国良;崔国文;;苜蓿生长早期形态发育指标与其抗寒性关系的研究[J];养殖技术顾问;2006年12期 |
13 |
由继红,杨文杰,李淑云;紫花苜蓿抗寒性突变体的筛选[J];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1996年02期 |
14 |
马春平;宋丽萍;崔国文;;紫花苜蓿抗寒生理指标的比较研究[J];黑龙江畜牧兽医;2006年06期 |
15 |
赵平;;紫花苜蓿金皇后高产栽培技术[J];种子科技;2011年03期 |
16 |
李敏;;重视发展紫花苜蓿种子生产基地[J];农业科技通讯;1988年11期 |
17 |
王静,魏小红,龙瑞军;单宁酸溶液对低温胁迫下紫花苜蓿膜透性的影响[J];草原与草坪;2005年02期 |
18 |
苏丽明,黄建龙;紫花苜蓿引种栽培试验的研究[J];农村实用科技信息;2001年01期 |
19 |
王祺,王永斌;荒漠绿洲区紫花苜蓿生产技术的研究[J];草业科学;2002年02期 |
20 |
柴洪生,郭宪,王宏;紫花苜蓿拌种“富思德”根瘤菌剂的效果[J];内蒙古草业;2005年0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