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性医院急诊科抢救室患者流量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摘要】:目的分析上海市某综合性医院急诊科抢救室患者流量的特征和规律,为加强急诊科护理管理和提高抢救护理质量提供依据。方法收集上海市某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抢救室2013年9月至2014年8月收治患者的信息,回顾描述性分析抢救室患者日、周、月、季节流量变化规律。结果急诊科抢救室患者日、月流量具有变化趋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24 h流入和流出患者流量的高峰时间段分别为2001~2200和1401~1600。24 h流入和流出患者流量低谷时间段均为401~600。月流量以1月、10月和12月流入和流出患者最多,2月流入和流出患者最少。结论急诊科抢救室患者流量具有时间规律性,应根据抢救室患者流量的时间规律特征,合理调配医疗资源,优化相关流程,以满足抢救室患者的医疗需求。
|
|
|
|
1 |
于传秀;赵伟;;医院为急诊科建设开通绿色通道的感悟[A];全国门急诊护理学术交流会议、第14届全国骨科护理学术交流会议论文汇编[C];2012年 |
2 |
李彩玲;王彩琴;张永琴;;探讨急诊护患关系的风险及对策[A];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第十六次全国急诊医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
3 |
张英姿;;急诊留观病人的健康教育[A];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第十三次全国急诊医学学术年会大会论文集[C];2010年 |
4 |
李玲;;急诊科医护人员要加强综合抗感染理念[A];中国医院协会第十六届全国医院感染管理学术年会资料汇编[C];2009年 |
5 |
李雪亚;;急诊科如何规避风险[A];河南省急诊护理学术会议资料汇编[C];2005年 |
6 |
陈桂英;沈荣华;;急诊科新护士阶段培训的探讨[A];全国门、急诊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
7 |
丛培丽;;急诊绿色通道利弊浅析[A];全国门急诊护理学术交流会议、第14届全国骨科护理学术交流会议论文汇编[C];2012年 |
8 |
王仲;;急诊科管理[A];《中华急诊医学杂志》第八届组稿会暨急诊医学首届青年论坛论文汇编[C];2009年 |
9 |
张宝珍;;健康教育对改革急诊护患关系的作用[A];中华护理学会第2届护理学术年会暨“医改新政下护理改革之路”系列研讨会(六)暨全国护理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研讨会暨全国自然灾害护理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
10 |
伊献丽;;浅谈急诊留观病人的健康教育[A];河南省护理管理新理论、新视角高级培训班暨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5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