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载型银掺杂二氧化钛光催化降解盐酸四环素特性研究
【摘要】:目的探讨负载于多孔海绵上银掺杂二氧化钛(Ag-二氧化钛)可见光光催化剂对盐酸四环素(TCH)的降解特性。方法以小型内循环流化床反应装置研究在不同光源(LED灯、紫外光灯和氙灯)、催化剂投加量(1.0~2.5 g/L)、TCH初始浓度(25~100 mg/L)和溶液初始p H值(3~11)时,负载型Ag-二氧化钛可见光催化反应在3 h内对TCH降解性能的影响。结果在不同光源条件下,TCH的降解呈表观一级反应,且表观速率常数在LED灯(42 W)为光源时最大。在优化的光催化反应条件(盐酸四环素初始浓度为50 mg/L,p H 5.2,催化剂投加量为2 g/L)下,负载Ag-二氧化钛对TCH的去除率高达92.1%。结论在本实验条件下,负载型Ag-二氧化钛于可见光下光催化处理抗生素类废水具有较好的降解效果,值得进一步深入讨论。
|
|
|
|
1 |
赵玉宝,李伟,张明慧,陶克毅;负载型纯单斜相态纳米氧化锆的制备[J];燃料化学学报;2001年S1期 |
2 |
韩忠霄;殷蓉;李景印;王德松;;聚苯胺改性负载型纳米二氧化钛的研究[J];无机盐工业;2007年12期 |
3 |
杨洪丽;李为民;姚建;;钙基负载型固体碱催化酯交换反应活性评价[J];燃料化学学报;2008年02期 |
4 |
韩俊杰;;负载型金属氧化物催化剂的分子设计[J];化学工程师;1993年02期 |
5 |
董文庚,郎志敏,陈学诚;一种负载型重金属离子富集剂的制备及初步应用[J];河北轻化工学院学报;1997年04期 |
6 |
林凯;辛嘉英;陈丹丹;张兰轩;王艳;夏春谷;;负载型纳米金催化葡萄糖氧化研究进展[J];分子催化;2014年01期 |
7 |
李峰,许可,李蕾,王作新,段雪;硅胶负载型硫酸锆表面相结构的理论研究[J];化学学报;2000年02期 |
8 |
黄宝琛;贺继东;徐玲;周健松;蔡明;唐学明;;负载型钛系催化剂合成高反1,4—聚异戊二烯的研究[J];青岛化工学院学报;1990年04期 |
9 |
贺继东,王娟;负载型钛催化剂催化异戊二烯溶液聚合动力学[J];青岛大学学报(工程技术版);2000年03期 |
10 |
李小红;郑旭煦;侯苛山;;负载型二氧化钛光催化剂的研究进展[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2期 |
11 |
吴沛成,忻新泉,戴安邦,张毓昌;负载型草酸铁(Ⅲ)的光分解研究[J];科学通报;1984年11期 |
12 |
张蔚欣;廖列文;胡文斌;龚红升;;负载型固体超强酸催化剂研究进展[J];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学报;2014年01期 |
13 |
温博;马家海;陈春城;马万红;朱怀勇;赵进才;;负载型贵金属纳米粒子作为光/超声催化剂在化学合成和降解污染物方面的应用[J];中国科学:化学;2011年07期 |
14 |
张文雯;李运山;陈绘如;;双酚F合成反应的负载型树脂催化剂研究[J];化学世界;2010年01期 |
15 |
王永辉;柏一慧;程微丽;;负载型氯铬酸吡啶氧化后残渣的处理研究[J];应用化工;2012年01期 |
16 |
郭敏;郑玉峰;;化学镀制备碳负载型多孔钯及其动力学研究[J];材料导报;2013年04期 |
17 |
牛均宁,忻新泉,戴安邦,张毓昌;负载型氯化铁(Ⅲ)及氯化乙二胺合铁(Ⅲ)配合物的穆斯堡尔谱研究[J];核技术;1984年04期 |
18 |
徐玲;贺继东;黄宝琛;李海杰;唐学明;;负载型稀土催化体系催化合成聚异戊二烯的研究[J];青岛化工学院学报;1992年01期 |
19 |
刘艳,梁沛,郭丽,卢汉兵;负载型纳米二氧化钛对重金属离子吸附性能的研究[J];化学学报;2005年04期 |
20 |
曹卫华;;负载型纳米FeOZrO_2/Al_2O_3催化剂的制备[J];安徽化工;2008年02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