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光化学污染期间挥发性有机物的组成特征及其对臭氧生成的影响研究
【摘要】:光化学污染导致的高浓度臭氧(O3)是上海面临的重要大气污染问题.本研究分别选取了市区(徐汇)、城郊(青浦)和郊区(南汇)3个典型地区在夏季光化学污染易发季节开展了O3及其前体物挥发性有机物(VOCs)和氮氧化物(NOx)的观测,结合光化学箱模型研究探讨了O3生成的主控污染物.研究表明,不同地区O3污染呈现较强的同步性,日最大浓度也比较接近;但南汇郊区由于受机动车排放影响较小,NOx浓度显著低于其他两个地区,导致该地区O3浓度日变化曲线相对平缓,夜间O3浓度也维持在较高水平.大气VOCs浓度较高时,往往伴随高浓度的O3;3个地区VOCs浓度和组成差异明显,就VOCs浓度而言,徐汇青浦南汇;浓度贡献最主要的物种为甲苯、C2~C3的烷烃和烯烃、丙酮以及辛烷;而C7~C10芳香烃、C3~C4的烯烃、异戊二烯以及乙醛是上海大气臭氧生成潜势贡献最大的VOCs类物质.3个地区O3的生成主要受人为排放的二甲苯类和C3~C4烯烃类物质控制;对于徐汇,只控制NOx会导致O3浓度升高,而南汇郊区O3的生成对NOx排放不敏感.
|
|
|
|
1 |
丁金光;杨航;;光化学污染的预防与处置——以洛杉矶光化学污染事件为例[J];中共青岛市委党校.青岛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06期 |
2 |
张立杰;张丽;李磊;刘爱明;吴兑;;深圳大运会期间一次光化学污染事件成因分析[J];环境监控与预警;2013年02期 |
3 |
;西欧国家对光化学污染的控制[J];环境科学研究;1993年05期 |
4 |
许淮生;汽车与城市空气的光化学污染及控制[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6年03期 |
5 |
陈诚之;黄玮仪;王丽仪;;广州市光化学污染状况初析[J];广州环境科学;1997年01期 |
6 |
陈阳,傅立新,郝吉明;城市光化学污染机理与规律研究进展[J];上海环境科学;2000年04期 |
7 |
房小怡,蒋维楣,蔡晨霞;大中型城市交通废气与光化学污染的数值模拟[J];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6期 |
8 |
李中秋,朱建新;灰色关联度在光化学污染研究中的应用[J];甘肃环境研究与监测;1993年02期 |
9 |
;西欧国家对光化学污染的控制[J];石油化工环境保护;1994年01期 |
10 |
谢旻,王体健,高丽洁,LAM K S;香港地区一次光化学污染过程的特征分析[J];热带气象学报;2004年04期 |
11 |
鲍雷;黄伟;;城市光化学污染自动监测技术综述[J];环保科技;2014年03期 |
12 |
张新民;柴发合;岳婷婷;张凯;陈义珍;段菁春;薛志钢;;天津武清大气挥发性有机物光化学污染特征及来源[J];环境科学研究;2012年10期 |
13 |
严英;光化学污染害你没商量[J];健康大视野;1999年05期 |
14 |
J.Lobel;刘晓光;;减少光化学污染的战略措施[J];环境科学研究;1979年04期 |
15 |
韩立达;;大连市中心区O_3污染特征分析[J];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
16 |
彭立新,唐孝炎,白郁华,李金龙;天然源排放碳氢化合物对广州地区光化学污染的影响[J];中国环境科学;2000年02期 |
17 |
;获国家级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兰州西固地区大气光化学污染规律和防治对策的研究[J];环境科学动态;1986年02期 |
18 |
夏丽华;王芳;王德辉;;基于MODIS数据的城市光化学污染预警系统及预警等级研究[J];地理科学;2006年06期 |
19 |
王坚;赵丽娟;黄厔;;厦门市光化学污染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4年S2期 |
20 |
;中国城市空气质量缺乏对光化学污染等的监测[J];化学分析计量;2011年02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