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湖竺山湾沉积物碳氮磷分布特征与污染评价
【摘要】:为了揭示太湖竺山湾沉积物中碳、氮和磷的分布特征,本研究在太湖竺山湾设置3个断面(湖湾内,A断面;湖湾中部,B断面;开敞湖区,C断面) 10个采样点,采集沉积物柱状样,每2 cm间隔分层测定沉积物中总氮(TN)、总磷(TP)和总有机碳(TOC)含量,以揭示其水平分布和垂向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在空间上竺山湾表层沉积物呈现开敞湖区向湖湾富集的特征,湖湾内部碳、氮和磷含量显著高于开敞湖区(P 0. 01),其中湖湾内(A断面)表层沉积物TN、TP和TOC含量分别为1. 53、1. 55和11. 31 mg·g~(-1),而靠近开敞湖区(C断面)表层沉积物TN、TP和TOC含量仅为0. 75、0. 57和6. 70 mg·g~(-1).垂向分布特征表现为表层富集,3个断面TN、TP和TOC含量随着底泥深度的增加均呈现出下降趋势,表层沉积物TN、TP和TOC含量分别是底层的2~3、2~5和2~3倍.整体而言,竺山湾沉积物TP含量均值为0. 93 mg·g~(-1),属于重度污染,而TN平均含量为1. 11 mg·g~(-1),属于轻度污染;有机氮指数和综合污染指数显示,竺山湾北部地区污染水平为重度污染区,有机污染相对较强,TP的污染指数(STP)处于1. 03~3. 87之间,属于重度污染.
|
|
|
|
1 |
范成新,张路,秦伯强,胡维平,高光,王建军;太湖沉积物-水界面生源要素迁移机制及定量化——1.铵态氮释放速率的空间差异及源-汇通量[J];湖泊科学;2004年01期 |
2 |
刘恩峰,沈吉,朱育新;西太湖沉积物污染的地球化学记录及对比研究[J];地理科学;2005年01期 |
3 |
王海,王春霞,王子健;太湖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的形态分析[J];环境化学;2002年05期 |
4 |
戴秀丽,孙成;太湖沉积物中重金属污染状况及分布特征探讨[J];上海环境科学;2001年02期 |
5 |
袁旭音,李阿梅,王禹,孙成;太湖表层沉积物中的多环芳烃及其毒性评估[J];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6期 |
6 |
陆敏,张卫国,师育新,俞立中,郑祥民;太湖北部沉积物金属和营养元素的垂向变化及其影响因素[J];湖泊科学;2003年03期 |
7 |
于佳佳;尹洪斌;高永年;唐婉莹;;太湖流域沉积物营养盐和重金属污染特征研究[J];中国环境科学;2017年06期 |
8 |
郑丙辉;秦延文;张雷;曹伟;;重金属污染沉积物质量评价研究—以太湖为例[J];中国环境科学;2012年10期 |
9 |
黄顺生,范迪富,陈宝,金洋;太湖北部沉积物重金属污染及其潜在生态危害评价[J];江苏地质;2005年01期 |
10 |
杨柳;唐振;郝原芳;;化学连续提取法对太湖沉积物中磷的各种形态测定[J];世界地质;2013年03期 |
11 |
袁旭音,陈骏,季峻峰,陶于祥,王润华;太湖沉积物和湖岸土壤的污染元素特征及环境变化效应[J];沉积学报;2002年03期 |
12 |
袁和忠;沈吉;刘恩峰;;太湖不同湖区沉积物磷形态变化分析[J];中国环境科学;2010年11期 |
13 |
袁旭音,王禹,陈骏,孙成,许乃政;太湖沉积物中有机氯农药的残留特征及风险评估[J];环境科学;2003年01期 |
14 |
秦伯强;;太湖生态与环境若干问题的研究进展及其展望[J];湖泊科学;2009年04期 |
15 |
于英鹏;刘敏;;太湖流域水源地多环芳烃分布、溯源与生态风险评估[J];水资源保护;2017年03期 |
16 |
战玉柱;姜霞;陈春霄;高洪阁;金相灿;李辰;赵铮;;太湖西南部沉积物重金属的空间分布特征和污染评价[J];环境科学研究;2011年04期 |
17 |
侯俊;王超;王沛芳;钱进;;太湖表层沉积物粒度组成时空分布特征及分类命名[J];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02期 |
18 |
袁和忠;沈吉;刘恩峰;;太湖重金属和营养盐污染特征分析[J];环境科学;2011年03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