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uO(-CeO_2)/SBA-15对萘氧化的催化活性及CO_2选择性研究
【摘要】:通过浸渍法制备CuO/SBA-15和CuO-CeO2/SBA-15两种介孔材料催化剂,采用BET、XRD、TPR和XPS等对催化剂进行表征,重点考察催化剂对萘氧化反应的催化活性及对产物CO2的选择性。BET、XRD和XPS等实验结果表明CuO高度分散于介孔分子筛SBA-15中,CeO2可促进CuO在载体上的分散,同时能降低催化剂的TPR还原温度。活性测试结果表明CuO/SBA-15对萘氧化反应的催化活性较高,但是催化氧化的CO2选择性较低,温度在380℃时CO2的生成率仅为60%左右;CeO2的添加不仅提高了CO2的生成率,15%CuO-15%CeO2/SBA-15在325℃使CO2生成率达到99%,而且CeO2增强了催化剂的稳定性。
|
|
|
|
1 |
刘长林,李佩珩,王卫国,甄岩,郑菁英;轻稀土氧化物-钯催化剂对一氧化碳的氧化作用[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1997年01期 |
2 |
卢冠忠,汪仁;氧化铈在非贵金属氧化物催化剂中的作用——Ⅱ.Mn-O/γ-Al_2O_3和Mn-Ce-O/γ-Al_2O_3催化剂中氧的性能[J];催化学报;1991年04期 |
3 |
杨成,任杰,孙予罕;CeO_2和La_2O_3改性Pd/γ-Al_2O_3甲醇低温分解催化剂的研究 Ⅰ.CeO_2改性Pd/γ-Al_2O_3催化剂的结构和性能[J];催化学报;2001年03期 |
4 |
屠兢,伏义路,林培琰;Pd/γ-Al_2O_3三效催化剂中CeO_2助剂的作用[J];催化学报;2001年04期 |
5 |
;Low-Temperature CO Oxidation on CuO/CeO_2 Catalyst Prepared by Sol-Gel Method[J];催化学报;2003年12期 |
6 |
张庆豹;赵雷洪;滕波涛;谢云龙;岳雷;;用于甲苯催化燃烧的Pd/Ce_(0.8)Zr_(0.2)O_2/基底整体催化剂[J];催化学报;2008年04期 |
7 |
单绍纯,封雷,孙鸣鸣,伏义路;甲苯完全氧化反应中含铬催化剂的TPR研究[J];催化学报;1994年02期 |
8 |
田扬超,伏义路,林培琰;CuO/CeO_2/γ-Al_2O_3催化剂的结构及氧物种[J];催化学报;1994年03期 |
9 |
周仁贤,俞铁铭,蒋晓原,陈芳,郑小明;MnO_x/ZrO_2催化剂的表面氧性能[J];催化学报;1998年05期 |
10 |
杨少霞,冯玉杰,蔡伟民,孙晓君,万家峰;CeO_2对RuO_2/γ-Al_2O_3催化剂湿式氧化降解苯酚性能的影响[J];材料工程;2003年11期 |
|
|
|
|
|
1 |
薛志钢,郝吉明,陈复,柴发合;国外大气污染控制经验[J];重庆环境科学;2003年11期 |
2 |
高翠芹;安从俊;程建平;;纳米氧化锌的制备和电化学性能研究[J];电池工业;2006年01期 |
3 |
;Microstructure and Photocatalytic Decomposition of Methylene Blue by TiO2-Mounted Halloysite, a Natural Tubular Mineral[J];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2006年02期 |
4 |
魏健,刘渝燕,张开永;电气石应用专属性研究[J];非金属矿;2003年01期 |
5 |
周伟;李登好;冯良东;;纳米ZnO/凹凸棒石黏土复合材料自然光降解印染废水[J];非金属矿;2008年06期 |
6 |
俞树荣;张婷;戴虎虎;王毅;冯辉霞;赵霞;;凹凸棒石复合氧化钙脱硫剂脱除SO_2的试验研究[J];非金属矿;2009年06期 |
7 |
马福党;范红娟;;室内空气污染净化技术的研究进展[J];广东化工;2008年03期 |
8 |
丁建刚;中性高锰酸钾贮备液稳定性探讨[J];干旱环境监测;2005年02期 |
9 |
王青宁;周荣秀;刘振全;李澜;陈斌;;凹凸棒石黏土常温脱硫剂的制备及脱硫性能的研究[J];兰州理工大学学报;2008年02期 |
10 |
高斌,刘玉春,王旭宁,张祥,陈勇;投加高锰酸钾、氯气去除水中锰[J];中国给水排水;2002年12期 |
|
|
|
|
|
1 |
卢冠忠,汪仁;氧化铈在非贵金属氧化物催化剂中的作用——Ⅰ.铜和铈负载型氧化物中的氧的性能[J];催化学报;1991年02期 |
2 |
刘源,孙海龙,刘全生,金恒芳;氧化铈气凝胶担载氧化铜催化剂上的一氧化碳氧化反应[J];催化学报;2001年05期 |
3 |
邵建军;张平;唐幸福;张保才;宋巍;徐奕德;申文杰;;制备方法及焙烧温度对Co_3O_4/CeO_2催化剂上CO低温氧化反应的影响[J];催化学报;2007年02期 |
4 |
李增喜,嵇世山;堇青石峰窝状结构填料的制备和应用[J];硅酸盐通报;1999年03期 |
5 |
张玉芬,谢有畅,张阳,张德龙,唐有祺;氧化物在载体上的存在状态及其还原性能研究——NiO/γ-Al_2O_3和CuO/γ-Al_2O_3体系[J];中国科学(B辑 化学 生物学 农学 医学 地学);1986年08期 |
6 |
董林,金永漱,陈懿;CuO在CeO_2载体上的存在状态研究——氧化物-氧化物相互作用的“嵌入模型”[J];中国科学(B辑 化学);1996年06期 |
7 |
张效龙,詹瑞云,吴越;非化学计量氧化物CeO_(2-x)表面氧种的ESR研究[J];科学通报;1990年12期 |
8 |
王树国,吴东,孙予罕,钟炳,邓风,岳勇,罗晴;MCM-48介孔分子筛的高压合成[J];物理化学学报;2001年07期 |
9 |
杨春生,陈建华;氧化铈和氧化镧在汽车尾气净化催化剂中的应用[J];中国稀土学报;2003年02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