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矿床深部成矿预测的主要途径
【摘要】:指出研究和建立构造控矿模型、矿化分带模型及工业矿体空间定位模型是金矿床深部成矿预测的主要途径,并通过实例对以上各种模型的主要内容及一般规律进行了详细阐述和总结,对其机制进行了初步探讨,同时指出了各种模型在金矿床深部成矿预测中的作用和意义。
|
|
|
|
1 |
徐兴旺,蔡新平;隐伏矿床预测理论与方法的研究进展[J];地球科学进展;2000年01期 |
2 |
宋暖和,潘志刚,毛先成;地质变量的多级分解及其应用[J];地质与勘探;2005年03期 |
3 |
白万成,任林子,卿敏,王春宏;断裂面波形模拟预测法在脉状金矿床深部定位预测中的应用[J];贵金属地质;1995年03期 |
4 |
汪劲草,王国富,汤静如;玲珑—焦家地区金矿成矿构造体制的新认识[J];桂林工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
5 |
杜松金,李洪喜,张庆龙,杜菊民,解国爱;山东招远玲珑金矿田控矿构造及其形成机制[J];高校地质学报;2003年03期 |
6 |
白万成;脉状金矿床断裂容矿空间模拟[J];黄金地质;1998年03期 |
7 |
毛先成;陈国珖;;断层波状构造及其控矿规律的定量研究[J];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3年01期 |
8 |
高秋斌,范永香,曹新志;论内生金属矿床深部成矿预测地质模型的建立[J];贵金属地质;1999年01期 |
|
|
|
|
|
1 |
卢焕章,J.Guha,方根保;山东玲珑金矿的成矿流体特征[J];地球化学;1999年05期 |
2 |
孙景贵,胡受奚,凌洪飞,叶瑛;胶西北两类金矿田的高钾-钾质脉岩元素地球化学与成岩作用研究[J];地球化学;2000年02期 |
3 |
翟建平,胡凯,陆建军;山东乳山金矿床的流体包裹体和氢氧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J];地球化学;1995年S1期 |
4 |
刘建明,叶杰,徐九华,姜能,应汉龙;初论华北东部中生代金成矿的地球动力学背景——以胶东金矿为例[J];地球物理学进展;2001年01期 |
5 |
张群喜,孙忠实;山东夏甸金矿幔源流体初探[J];地球学报;2003年02期 |
6 |
邓军,方云,周显强,董军社;胶东半岛西北部金矿带成矿构造应力场及成矿微量元素分布特征研究[J];地球学报-中国地质科学院院报;1995年01期 |
7 |
胡文宣,孙睿,张文兰,孙国曦;金矿成矿流体特点及深-浅部流体相互作用成矿机制[J];地学前缘;2001年04期 |
8 |
邓军,杨立强,方云,丁式江,王建平,孟庆芬;胶东地区壳-幔作用与金成矿效应[J];地质科学;2000年01期 |
9 |
苗来成,罗镇宽,关康,黄佳展;胶东招掖金矿带控矿断裂演化规律[J];地质找矿论丛;1997年01期 |
10 |
李惠,王支农,上官义宁,赵宗勤,高洪兴;金矿床(体)深部盲矿预测的构造叠加晕前、尾晕共存准则[J];地质找矿论丛;2002年03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