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压强化烟气对流传热机理及其计算方法
【摘要】:增压锅炉装置因其容积热负荷高、体积小、质量轻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大中型船舶主动力装置。利用分子动力学原理及流体分子微观理论与性质,分析了增压对烟气导热与热对流的影响机理,并利用Illes教授与前苏联的两种计算方法,分别计算了不同增压比下增压锅炉对流受热面烟气流速、密度以及传热系数等参数并进行了对比。经分析可知烟气压力的提高使分子碰撞频率增加、平均自由程减小、烟气密度增大,从而对流传热得到强化。同时计算结果表明烟气压力较低时两方法计算结果相差不大,但在压力接近0.3 MPa时,Illes教授推荐的热力计算方法所得传热系数可达到前苏联方法的1.3倍。
|
|
|
|
1 |
王朋涛;姜任秋;岳彭;李彦军;宋福元;;船用增压锅炉对流管束热力计算研究[J];节能;2006年03期 |
2 |
杨志春;周国义;;船用增压锅炉炉膛对流换热量的计算与分析[J];锅炉制造;2006年02期 |
3 |
赵嘉明;姜任秋;李彦军;;船用增压锅炉炉膛出口烟气温度的计算[J];能源技术;2007年02期 |
4 |
姜建勋;周滔;;螺旋肋片管在75t/hCFB低温过热器管的应用[J];电力职业技术学刊;2010年04期 |
5 |
岳彭;王加庆;王磊;苏宝龙;;船用锅炉增压燃烧与传热计算方法研究[J];锅炉制造;2008年02期 |
6 |
李向明;叶国兴;谭盈科;邓颂九;;螺旋槽管内的流态显示及传热和流阻的研究[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1年02期 |
7 |
神家锐,顾维藻,张玉明;穿孔翅片的强化传热和流动阻力研究[J];工程热物理学报;1985年02期 |
8 |
董珊,刘殿殿,吴永红;管内插入物单相流体强化传热的实验研究[J];热能动力工程;1990年01期 |
9 |
徐国想,邓先和,张亚君,李志武;强化传热技术及其在硫酸转化系统中的应用进展[J];化工进展;2001年11期 |
10 |
陈茂波,王明胜,王建方;螺旋槽管的强化传热及在锅炉空预器上的应用[J];煤炭技术;2001年01期 |
11 |
;信息集锦[J];家庭电子;2003年03期 |
12 |
宿新天;;淬火介质空气冷却器的开发与应用[J];新技术新工艺;2006年12期 |
13 |
唐志伟;闫桂兰;高丽丽;;管内插入扭带的强化传热数值模拟[J];工程热物理学报;2008年07期 |
14 |
宋继田;刘文武;李丁;茌俊;;酒窝状竖板降膜蒸发器强化传热性能研究[J];化工机械;2010年03期 |
15 |
谭志明;邓颂九;;套管蒸发器强化传热的分析及计算[J];甘蔗糖业;1989年04期 |
16 |
棚泽一郎;陈凤章;;热交换技术的研究开发新动向[J];机电设备;1990年06期 |
17 |
刘宪英;黎晓青;;窝形翅片管换热器强化传热研究[J];制冷;1990年01期 |
18 |
王国栋,贺岩峰,蒋凌波;强化传热及其工程应用途经探讨(Ⅱ)[J];工业技术经济;1994年01期 |
19 |
尹余升;“插入件强化传热”在热水炉中的应用[J];工业锅炉;1998年01期 |
20 |
邓先和,张亚君,邢华伟;换热器在多种冲刷条件下的传热强化性能评价[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3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