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屏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研究

伍崇明  丁德馨  张辉赤  
【摘要】:在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原理指导下,用正交设计试验方法和回归分析方法对屏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系统研究,提出了屏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容重法和体积法相结合的计算方法,给出了屏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步骤。屏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验证试验和工程应用实践表明,配合比设计方法计算准确,高效可靠。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杨扬;刘海苹;;寒区低噪声路面材料配合比设计方法研究[J];森林工程;2007年02期
2 谷莉;黄开宇;彭红卫;;不同应力状态下的密级配沥青碎石(ATB)配合比设计方法研究[J];公路工程;2011年02期
3 贺东青;任志刚;;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研究综述[J];国外建材科技;2006年04期
4 薛根林;赵凤勤;黄余友;;浅议沥青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方法[J];科技咨询导报;2007年03期
5 万超;曾志兴;;基于耐久性的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J];建筑科学;2009年05期
6 王中明;林建好;张贺玲;;高强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初探[J];科技资讯;2009年28期
7 李蓬;;彩色稀浆封层配合比设计方法研究[J];科技信息;2010年03期
8 杨晓杰;王疏昆;韩长菊;李浩;;以抗弯拉强度为控制指标的道路混凝土配合比设计[J];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3期
9 闫康;;人工神经网络技术在现代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中的应用[J];中国建材科技;2008年06期
10 方卉;王军;;重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方法的探讨[J];混凝土;2009年01期
11 孙忠宁;柴福斌;李刚;陈团结;;法国热拌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方法[J];中外公路;2009年03期
12 张英志;;增加外加剂的混凝土配合比设计问题探讨[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9年14期
13 龚啸;胡永华;;碾压贫混凝土基层施工关键技术研究[J];山西建筑;2009年35期
14 李爱芳;;增加外加剂的混凝土配合比设计问题探讨[J];魅力中国;2009年27期
15 王艳伟;;铁路耐久性混凝土配合比设计[J];辽宁建材;2011年01期
16 薛鹏涛;袁万杰;王钊;关志深;王江鸿;;添加PE抗车辙剂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研究[J];新型建筑材料;2007年06期
17 杨杨;程娟;郭向阳;;关于透水混凝土的孔隙率与透水系数关系的探讨[J];混凝土与水泥制品;2007年04期
18 吴建刚;朱止波;;泡沫沥青冷再生技术[J];山西建筑;2008年04期
19 陈永智;;SMA路面的配合比设计方法[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年19期
20 李明;郝健;刘志强;;Superpave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应用研究[J];交通科技;2009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振斌;林映才;蒋宗勇;余德谦;李珍泉;屈玉纯;成桂芳;余斌;汪嘉燮;付畅国;陈健雄;余丽明;袁志东;王健明;谢璋崎;梁日材;;集约化饲养瘦肉型商品猪饲养标准验证试验报告Ⅰ——生产性能[A];第四届全国饲料营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2 徐丹;周艳;;无菌生产工艺验证——培养基灌装试验[A];第二届浙江中西部科技论坛论文集第七卷(药学分卷Ⅱ)[C];2005年
3 王秋芳;;浅谈可靠性试验[A];2006年全国机械可靠性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4 马立国;;再生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方法和耐久性研究[A];第七届全国混凝土耐久性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8年
5 张之华;钱达志;徐显启;徐勇;刘汉刚;刘耀光;阮於珍;;新型U_3Si_2-Al燃料组件的部分工程验证试验研究[A];第四届全国反应堆物理与核材料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6 赵顺增;刘立;;《混凝土膨胀剂》国家标准制订研究与验证试验报告[A];第五届全国膨胀剂和混凝土应用技术研讨会论文集(1)[C];2009年
7 徐希娟;周新锋;岳卫民;;基于路用性能的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方法[A];全国城市公路学会第十八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8 吴文清;周仕忠;薛平权;秦鸿根;;自密实高强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探讨[A];中国交通土建工程学术论文集(2006)[C];2006年
9 魏如喜;;排水性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方法[A];天津市市政(公路)工程研究院院庆五十五周年论文选集(1950~2005)下册[C];2005年
10 王智;钱觉时;张朝晖;石从黎;;生态混凝土的应用研究及存在问题[A];2007高技术新材料产业发展研讨会暨《材料导报》编委会年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帼巾;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的可靠性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02年
2 刘红瑛;沥青混合料体积参数特性及其级配设计方法研究[D];长安大学;2007年
3 马骉;多年冻土地区沥青路面材料组成与结构设计研究[D];长安大学;2006年
4 林松毅;复方中药功能液抗疲劳和耐缺氧作用功能学评价的方法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5 叶春;供应链管理系统的信息技术与模型方法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6 李媛;区域降雨型滑坡预报预警方法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5年
7 齐红;基于形式概念分析的知识发现方法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8 王嘉仡;中药质量控制方法研究[D];辽宁中医学院;2003年
9 张远增;高等教育评价方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10 刘忠;单桩横向非线性动力响应简化分析方法研究[D];湖南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冯文哲;基于试验损失的Bayes装备可靠性统计验证试验设计[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2 韩丁丁;沥青路面配合比设计方法和结构一体化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10年
3 于瑛瑛;验证试验过载对航天器瓶裂纹扩展影响效果的研究[D];沈阳大学;2008年
4 李文芹;蚕用聚甲醛散生产工艺的验证研究[D];扬州大学;2006年
5 范猛;非压实回填土基本性能及应用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09年
6 刘远新;基于Marc的混合陶瓷球轴承有限元分析及其试验验证[D];天津大学;2005年
7 谢红梅;塑料制品注射成型过程工艺参数在线调控方法研究[D];广西大学;2007年
8 张宇;路面水泥混凝土耐久性试验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07年
9 兰峰枫;发动机数控系统BIT验证及先进测试方法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6年
10 杨海霞;臭氧对兽用生物制品厂水处理和管道消毒GMP工艺验证的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姚建明 刘佩房;澳铅厂采用中国恩菲发明的底吹技术验证试验成功[N];中国有色金属报;2011年
2 燕紫;轻型汽车电子相关标准完成首次验证试验[N];中国质量报;2011年
3 记者 毛冬蕾;“概念验证”填补研发裂隙[N];医药经济报;2010年
4 蔡忠仁;37家农药登记室内活性验证试验单位获批[N];中国化工报;2008年
5 郑菲石璐 黄幸媛;应加强高影响天气的理论和预测方法研究[N];中国气象报;2008年
6 丁元竹;社区的历程:从理论到实践[N];中国信息报;2007年
7 苏振生;《汛期旱涝预测方法研究》出版发行[N];中国气象报;2000年
8 程书权;胰岛素非注射给药方法研究进展[N];中国医药报;2002年
9 彭燮;《化妆品中有毒有害物质的检验方法研究》通过专家组鉴定[N];中国质量报;2007年
10 彭燮;看得见的美丽 看不见的保护[N];中国质量报;2007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