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透过“超级女声”效应,浅析社会心理

程婵娟  
【摘要】:本文从当下时尚的“超女”话题入手,透过“超级女声”产生的社会效应,分析了现代社会年轻人想一夜成名的浮躁心理以及在这个娱乐节目扑天盖地的年代,“超女”这一电视节目能够在短短两年时间内迅速走红的社会原因,通过大量的数据和分析,我们最终要明白,一夜成名者从来都不仅仅是在一夜间成名的,他们也付出了艰辛的努力和代价,对我们今天的许多年轻人来讲,要真正明确自己的责任和义务,确定高尚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汪磊;;“超级女声”的“快乐中国”之旅——直面电视媒体的整合营销传播时代[J];当代经理人(下半月);2005年01期
2 黄顺铭;杨洸;;大学生如何收看《超级女声》——来自广州和成都的调查报告[J];当代传播;2006年01期
3 黄彩萍;;“超级女声”与大众文化[J];鄂州大学学报;2006年01期
4 王欣;;“超级女声”的短信营销[J];当代经理人(中旬刊);2006年04期
5 郭学文;;《超级女声》热播的传播学解析[J];东南传播;2006年01期
6 刘扬;;审视“超级女声”飚红的传播学意义[J];云梦学刊;2006年02期
7 潘玉舒;;“超级女声”与大众“狂欢”[J];语文学刊;2006年05期
8 梁晓萍;;狂欢的背后——超级女声现象的思索[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9 罗小萍;;费斯克理论与《超级女声》[J];当代传播;2006年03期
10 李国英;;从多种视角解读媒体奇观“超级女声”[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柯柯;湖南电视开发与整合策略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2 刘琼;消费文化的一面旗帜[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3 战锐;中国电视综艺节目的现状及策划[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4 唐黎;传播生态视野中媒介事件的构建[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5 薛峰;论“超女”的成功及其对电视真人秀的影响[D];苏州大学;2006年
6 周慧玲;“电视音乐选秀”节目探析[D];广西大学;2006年
7 徐兰兰;《超级女声》现象解读[D];四川大学;2006年
8 陈卓;解析《超级女声》:媒体、企业、大众的共谋[D];四川大学;2006年
9 高音;从《超级女声》看电视媒介技术的发展趋势[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6年
10 刘丹丹;超级女声现象的传播过程与社会效果分析[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6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