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武汉市区一次灾害性暴雨过程的分析
【摘要】:主要利用雷达、卫星资料及武汉城区各排水站雨量资料,针对发生在武汉市区的一次暴雨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多条雨带的东移与其在武汉市区的停滞少动是造成这次暴雨的根本原因。
|
|
|
|
1 |
蔺志善,杨新海,任朝武,赵开军;新疆奎屯河流域冰雹型对流云回波带的结构和分类研究[J];新疆气象;2003年01期 |
2 |
余志敏;第五讲 线飑的雷达回波特征[J];气象;1982年09期 |
3 |
陈恒明;一次强对流带状回波分析[J];广东气象;1996年02期 |
4 |
王亚君,叶渝汉;89813飑线中分析[J];气象;1990年09期 |
5 |
陈子通,闫敬华,丁伟钰,万齐林;尤特台风登陆过程中眼区结构变化的分析研究[J];大气科学;2004年03期 |
6 |
杨培才,张琦娟;北京地区对流性暴雨雷达回波特征的分析[J];大气科学;1978年02期 |
7 |
刘强军;利用终端RWS调用的IR云图定量预报降水[J];山西气象;1996年04期 |
8 |
;桂北锋面暴雨雷达回波浅析[J];广西气象;1980年05期 |
9 |
高雷;广西暴雨的几种雷达回波特征[J];广西气象;1980年04期 |
10 |
周笃诚;;台风的雷达回波结构[J];气象科技;1981年S4期 |
11 |
史久恒;带状雷达回波和降雹[J];气象;1980年05期 |
12 |
魏建苏;一次中尺度对流复合体的分析[J];气象科学;1990年03期 |
13 |
洪延超,黄美元,吴玉霞;梅雨锋云系中尺度系统回波结构及其与暴雨的关系[J];气象学报;1987年01期 |
14 |
安徽省气象台雷达组;6月17日风暴的雷达资料分析[J];气象;1975年05期 |
15 |
刘娟,宋子忠,李金城;一次强雹暴系统及其阵风锋的雷达回波研究[J];气象;1996年01期 |
16 |
曾光平,隋平,刘峻,扬贤茂,扬本明,陈秋平;闽北地区前汛期锋面云系雷达回波特征[J];气象科学;1991年03期 |
17 |
毕旭;张小军;宋兰萍;刘慧敏;刘子林;;黄土高原一次强对流天气的多普勒雷达回波特征分析[J];陕西气象;2007年05期 |
18 |
杨贤茂;88·5闽北特大暴雨的雷达回波分析[J];气象;1989年07期 |
19 |
项经魁;武汉数字化天气雷达回波特征和短时预报应用[J];南京气象学院学报;1990年04期 |
20 |
罗茂兴;桂林地区南部两次致洪暴雨回波特征分析[J];广西气象;1994年02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