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烂铃”的发生与药剂防治试验
【摘要】:正 棉花”烂铃”(铃期病害的总称)发生的轻重,受地理、气侯、品种及栽培等条件的影响。长江流域棉区常因烂铃为害导致大量伏前桃和部分伏桃腐烂,造成皮棉产量下降,品质变劣,产值减少.据新洲县棉田大面积“三桃”调查,常年单株烂铃为1.71—2.82个,平均烂铃率达20%左右,严重年份
|
|
|
|
1 |
杨慧;棉花烂铃的防治措施[J];新农业;2004年09期 |
2 |
贾志苑;棉花烂铃综合防治[J];山西农业;1997年07期 |
3 |
石鸿文,李杰;棉花烂铃及其防治对策[J];河南农业科学;2003年03期 |
4 |
王明华;谈减少棉花烂铃的有效措施[J];中国棉花;2001年08期 |
5 |
高洪权,丁维东,郑兴红;棉花烂铃原因及防治对策[J];湖北植保;1994年03期 |
6 |
夏正俊,顾本康,高宇人,曹以勤,吴春英,曹竞煌,王涤娟,胡学英;药剂防治棉花烂铃病害[J];中国棉花;1997年07期 |
7 |
;采摘黄铃减少烂铃损失[J];江苏农业科学;1985年08期 |
8 |
欧孝溢,贺立秀;“两膜棉”栽培中几个问题的探讨[J];湖北农业科学;1994年02期 |
9 |
张卓敏,张慧杰,李建社;去除早蕾可防治地膜覆盖棉田烂铃[J];植物保护;1991年02期 |
10 |
皮春香;棉花烂铃的原因及其综合防治技术[J];农业科技通讯;1995年08期 |
11 |
石磊岩,王波, 李长兴,曹桂艳,叶景凯, 姚大瑞,杨可胜,程福如;棉花铃病发生关键因子及预报的研究[J];棉花学报;1995年03期 |
12 |
;棉花高产栽培技术的探讨(续)[J];上海农业科技;1977年13期 |
13 |
高汉权,丁维东,郑兴红;棉花烂铃原因及防治对策[J];北京农业;1994年10期 |
14 |
张绪振,刘增志,李社增,张树琴,赖惠玉,马平,陈新华;棉铃疫病试验方法的探讨[J];植物保护;1995年06期 |
15 |
卢林;咨询台[J];老区建设;1992年08期 |
16 |
夏英三;预防棉花烂铃的十项措施[J];安徽农业;1995年08期 |
17 |
刘凤仪;棉花吐絮期管理技术[J];农村实用工程技术;1999年08期 |
18 |
于文,汪建勋,张春荣;通县棉花烂铃情况调查[J];植物保护;1965年03期 |
19 |
杨燕涛,张洪进,严佑建;棉花烂铃分布特点及疏早蕾防烂铃效应[J];湖北农业科学;1994年03期 |
20 |
黄金中;李如满;;棉花防止烂铃七项措施[J];现代农业科技(下半月刊);2006年09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