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胡好国,万振文,袁业立;南黄海浮游植物季节性变化的数值模拟与影响因子分析[J];海洋学报(中文版);2004年06期 |
2 |
王保栋,王桂云,郑昌洙,梁东范;南黄海溶解氧的垂直分布特性[J];海洋学报(中文版);1999年05期 |
3 |
杨耀中;冯卫兵;;南黄海辐射沙脊群波浪场数值模拟[J];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4期 |
4 |
刘爱菊;尹逊福;卢铭;;黄海热能的计算[J];海洋科学进展;1985年02期 |
5 |
余真真;王玲玲;戴会超;蔡庆华;鲁俊;;水温分层对水体中悬浮颗粒物垂向输运影响的研究[J];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2011年01期 |
6 |
陈颐亨;试论南黄海古生代到早-中三叠世古地理、构造型式和可能的油捕类型[J];中国科学B辑;1987年03期 |
7 |
韩喜彬;史经昊;李家彪;李广雪;;新仙女木期古黄海潮流场的数值模拟[J];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2009年01期 |
8 |
肖贻昌;黄海浮游动物的基本生态特点[J];海洋湖沼通报;1979年02期 |
9 |
赵一阳,朴龙安,秦蕴珊,高抒,张法高,于建军;南黄海沉积学研究新进展——中韩联合调查[J];海洋科学;1998年01期 |
10 |
陈志华,石学法,王湘芹,辛春英,孔繁荣,YI Hi-Il;南黄海B10岩心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对古环境和古气候的反映[J];海洋学报(中文版);2003年01期 |
11 |
庄丽华,阎军,常凤鸣,李铁刚;南黄海EY02-2孔碳酸盐含量特征与沉积物来源[J];海洋科学;2004年01期 |
12 |
陈可锋;陆培东;王艳红;喻国华;;南黄海辐射沙洲趋势性演变的动力机制分析[J];水科学进展;2010年02期 |
13 |
杨子赓;南黄海第四纪轨道事件与非轨道事件的探讨[J];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1993年03期 |
14 |
杨子赓;晚松山时南黄海的古长江三角洲[J];第四纪研究;1994年01期 |
15 |
林金美,林加涵;南黄海浮游甲藻的生态研究[J];生态学报;1997年03期 |
16 |
李宝华,傅克忖;南黄海浮游植物与水色透明度之间相关关系的研究[J];黄渤海海洋;1999年03期 |
17 |
王峰,张龙军,张经;南黄海夏季表层海水中pCO_2分布的初步探讨[J];青岛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6期 |
18 |
姚永坚,夏斌,冯志强,王嘹亮,曾祥辉,徐行;南黄海构造样式的特征与含油气性[J];地质论评;2004年06期 |
19 |
于宜法;郭明克;刘兰;;海平面上升导致渤、黄、东海潮波变化的数值研究 Ⅰ——现有的渤、黄、东海潮波的数值模拟[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6期 |
20 |
刘学海;袁业立;乔方利;;完整物理过程下南黄海浮游生态动力学数值研究 Ⅰ.模型建立[J];海洋环境科学;2010年05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