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黄海及其周边地区渐新世晚期、中新世孢粉组合及其地质意义
【摘要】:正 一、概述上下第三系界线附近的古生物群特征是各门类古生物工作者所注目的研究内容之一.这方面的工作不仅在生物演化、沉积环境变迁等理论问题,而且在地层划分对比等实际应用上都有意义.本文仅以孢粉分析,作为南黄海及其周边地区这方面研究的尝试.南黄海-苏北盆地大地构造位置,西起郯城-庐江断裂,东至冲绳-济州断裂,北陆邻苏鲁隆起、海邻千里岩隆起,南陆邻通扬隆起,海邻勿南沙隆起,总面积近十万平
|
|
|
|
1 |
喻普之;王谦身;郝天珧;;南黄海几个构造问题的讨论[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上册)[C];1999年 |
2 |
姚永坚;夏斌;冯志强;姜玉坤;;南黄海古生界以来构造演化[A];中国地球物理.2003——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九届年会论文集[C];2003年 |
3 |
魏建伟;石学法;;南黄海表层沉积物热释光特征及其指示意义[A];中国科学院海洋科学青年学术研讨会暨2001年海洋湖沼科学青年学者论坛论文摘要集[C];2001年 |
4 |
王昆山;石学法;;南黄海轻矿物分布及组合分区[A];中国科学院海洋科学青年学术研讨会暨2001年海洋湖沼科学青年学者论坛论文摘要集[C];2001年 |
5 |
王颖;朱晓东;邹欣庆;朱大奎;;南黄海辐射沙洲成因的浅层地震与有孔虫证据[A];寸丹集——庆贺刘光鼎院士工作50周年学术论文集[C];1998年 |
6 |
陶建峰;姚静;;江苏近海高分辨率潮流场数值模拟[A];中国海洋湖沼学会水文气象分会、中国海洋湖沼学会潮汐及海平面专业委员会、中国海洋湖沼学会计算海洋物理专业委员会、山东(暨青岛市)海洋湖沼学会2007年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
7 |
孟祥梅;刘保华;阚光明;李官保;;南黄海中西部海底沉积物声学特性及其影响因素分析[A];第十五届中国海洋(岸)工程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中)[C];2011年 |
8 |
吴戈;;黄海及其周围历史地震活动[A];中国地震学会第七次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1998年 |
9 |
陈建文;刘守全;蔡峰;温珍河;肖国林;;南黄海前第三系油气前景[A];第二届中国石油地质年会——中国油气勘探潜力及可持续发展论文集[C];2006年 |
10 |
于洪军;申顺喜;于丽丽;;南黄海陆架大西洋期“层偶”型沉积结构的研究[A];中国科学院海洋科学青年学术研讨会暨2001年海洋湖沼科学青年学者论坛论文摘要集[C];2001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