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八十年代海气相互作用研究计划简介
【摘要】:正 《海气相互作用》已成为当前海洋学和气象学研究中一个极其活跃的领域,也是当今海洋科学研究的重大项目之一.海洋和大气是一个强的耦合系统、海洋贮存并释放大量热量以推动大气环流、而大气为海洋提供动量驱动海流系统、使海洋的热含量进行再分配、并影响海表面的辐射、显热和潜热通量,了解这种耦合系统的物理学和动力学,对认识全球气候扰动和海洋的各种过程均是至关重要的.
|
|
|
|
1 |
王绍武;海气相互作用与长期预报[J];海洋预报;1984年01期 |
2 |
崔茂常;埃尔尼诺事件与“大尺度海陆风”假说[J];海洋科学;1995年05期 |
3 |
符淙斌,H.Diaz,J.Fletcher;赤道太平洋暖水区的东西振荡与“埃尔尼诺”(El Nio)发展的关系[J];科学通报;1986年02期 |
4 |
王宗山,邹娥梅,John M.Toole,Linda J.Mangum,徐伯昌,杨克奇;1986—1987年埃尔尼诺期间赤道太平洋的物理海洋学事件[J];海洋学报(中文版);1990年02期 |
5 |
宋家喜;热带大西洋西部纬向风异常与埃尔尼诺南方涛动的发生[J];海洋学报(中文版);1987年01期 |
6 |
李坤平,李若钝,邹娥梅,曾宪模;1981—1983年黑潮弯曲和埃尔尼诺事件的个例分析[J];海洋学报(中文版);1992年01期 |
7 |
厉善华;热带西太平洋纬向风的变化特征及其与埃尔尼诺的关系[J];东海海洋;1990年02期 |
8 |
吴国雄;海气相互作用研究进展——美国海-气相互作用第九届学术会内容简介[J];气象;1998年07期 |
9 |
Jean-ReneDonguy,AlainDessier,朱禾;热带太平洋观测到的类似埃尔尼诺现象[J];广西气象;1986年04期 |
10 |
李超;埃尔尼诺对我国汛期降水的影响[J];海洋学报(中文版);1992年05期 |
11 |
李若钝;南太平洋热带地区大尺度海气相互作用对我国东北低温的影响[J];热带海洋学报;1983年04期 |
12 |
龙宝森;Howard P. Hanson;;黄、东海及其邻海的气旋与埃尔尼诺现象[J];海洋科学进展;1985年03期 |
13 |
王彦磊;黄兵;郑红莲;路泽廷;;ENSO循环及相关研究进展[J];沙漠与绿洲气象;2009年04期 |
14 |
Robert Gannon;徐崇敬;;解开埃尔尼诺现象之谜[J];世界科学;1987年07期 |
15 |
高士英,韦定英,吕竞夕;亚洲季风区南北半球风场的相互作用与埃尔尼诺[J];海洋学报(中文版);1990年05期 |
16 |
梁必骐;评《OLR的应用和图集》[J];应用气象学报;1991年04期 |
17 |
金祖辉,陈烈庭;北方涛动和南方涛动与太平洋海温关系的对比分析[J];海洋学报(中文版);1992年04期 |
18 |
于继业,陈上及,方欣华;热带太平洋月平均海平面低频变化的循环传播规律及其与埃尔尼诺的关系[J];海洋学报(中文版);1994年02期 |
19 |
谭桂容;孙照渤;闵锦忠;朱艳峰;;北太平洋海温异常的空间模态及其与东亚环流异常的关系[J];大气科学;2009年05期 |
20 |
李若钝,孙瑞本,刘丽慧,井传才;埃尔尼诺和反埃尔尼诺事件对青岛近百年气温和降水的影响[J];海洋通报;1991年06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