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学城体育场馆资源管理问题研究——以广州大学城为例
【摘要】:运用文献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数理统计法,分析了广州大学城体育场馆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研究认为:(1)广州大学城体育场馆管理形式以体育部为主,呈现多样化趋势,有偿服务是广州大学城体育场馆管理的一个发展方向(。2)资源共享是优化配置广州大学城体育场馆资源的有效举措(。3)影响广州大学城体育场馆资源共享的主要因素是:没有共建,较难共享;难于形成一致的共享制度;存在自利因素。(4)建立大学城体育联盟有助于优化整合大学城体育资源。
|
|
|
|
1 |
贾小鹤;浅析体育赞助的功能[J];安徽体育科技;2005年02期 |
2 |
盛治进;邹可观;左新荣;;从社会学视角审视转型期我国职业体育观众群体的变迁[J];安徽体育科技;2006年01期 |
3 |
翟方,周密;体育明星效应对中学生认识体育和锻炼行为的影响[J];安阳大学学报;2003年03期 |
4 |
刘健,喻顺;武术对青少年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作用[J];保定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4期 |
5 |
杨斌;湖南全民健身第一期工程社会体育工作人员现状调查[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1年03期 |
6 |
李卞婴;奥林匹克运动与中国体育理论[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1年04期 |
7 |
方桢,杨津津;比较我国汉、苗、傣族龙舟竞渡文化之异同[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2年01期 |
8 |
田夏,龚明波;举办大型体育比赛对城市发展的影响[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2年03期 |
9 |
刁在箴,马更娣,张莹,张继晶;中国体育健身俱乐部发展概况之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2年06期 |
10 |
张予南,高留红,张予云,谢建中;对体操在学校体育教学中“热与冷”现象的社会学分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3年02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