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山区强冰雹云单体演变特征分析
【摘要】:按冰雹云生命演变史的发生、跃增、孕育、降雹和消亡等各个阶段特点,采用2011—2012年贵州6次强冰雹天气过程所对应雷达观测的时序资料,对冰雹云单体回波的强度、高度和结构的形成发展过程进行分析,针对回波强度和高度的梯度变化提出了跃增特性的划分方法。分析结果表明:1冰雹云单体回波的强度和高度分别大于55 d Bz和11 km以上,最大强度和最大高度出现的时间比开始降雹的时间分别提前了11.1 min和8.4 min。2冰雹云回波单体的跃增特性可划分为波动型、递增型和跃增型3类,跃增阶段的回波强度和高度平均持续时间分别为24.7 min和23.7 min,回波强度和高度平均增长了9.7 d Bz和2.7 km。3冰雹云回波具有长的生命史特征,一般持续时间达2 h以上。4冰雹云形成发展总体呈现逐步扩展增强的演变特征,多单体合并更利于冰雹云迅速形成发展,冰雹云单体具有明显的强中心结构体和结构密实等特点。
|
|
|
|
1 |
徐艳华;;冰雹的预测及其防治[J];气象水文海洋仪器;2009年03期 |
2 |
高凯;沈永增;;我区的冰雹[J];宁夏农业科学通讯;1963年06期 |
3 |
朱秀美;;冰雹的形成和防御[J];陕西气象;1984年04期 |
4 |
覃孟升;辨别冰雹云的几种方法[J];广西气象;1991年03期 |
5 |
黄金康;冰雹云概念模型与冰雹增长探讨[J];新疆气象;1995年01期 |
6 |
郭学良,黄美元,洪延超,肖辉,周玲;三维冰雹分档强对流云数值模式研究Ⅰ.模式建立及冰雹的循环增长机制[J];大气科学;2001年05期 |
7 |
漆梁波,黄美元,肖辉,洪延超;多波长雷达识别冰雹的数值研究[J];大气科学;2002年01期 |
8 |
巴坦
,博伦
,张克杰
,鲍先强;球形冰雹对微波的衰减[J];新疆气象;2003年06期 |
9 |
张义军,孙安平,言穆弘,郭凤霞,郄秀书,黄美元;雷暴电活动对冰雹增长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J];地球物理学报;2004年01期 |
10 |
康凤琴,张强,马胜萍,乔艳君,郭学良;青藏高原东北边缘冰雹形成机理[J];高原气象;2004年06期 |
11 |
郭江勇,张强,杨民;对西北地区冰雹影响因子的探讨[J];灾害学;2005年01期 |
12 |
周叶芳;朱拥军;;一种识别冰雹云的相似演变聚类方法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30期 |
13 |
刘治国;毛玉琴;杨建才;梁海河;;对甘肃中部局地最大冰雹直径识别的对比分析[J];干旱区研究;2008年04期 |
14 |
袁惠琴;蔡江涛;钱华;;冰雹云的识别[J];宁夏农林科技;2011年07期 |
15 |
刘亚玲;;阐述冰雹云的形成、演变及识别[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年25期 |
16 |
;预测冰雹的体会[J];气象;1975年01期 |
17 |
徐乃璋
,王昂生;识别冰雹云的简易方法[J];气象;1976年06期 |
18 |
王昂生;冰雹的形成[J];气象;1976年04期 |
19 |
杨德生;识别冰雹云的体会[J];气象;1977年09期 |
20 |
;《冰雹及其预防》[J];气象科技资料;1977年0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