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资源化活性焦烟气脱硫技术与贵州经济可持续发展
【摘要】:贵州大气SO2污染和酸雨危害严重,要实现贵州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需有效控制燃煤排放的SO2。分析了贵州省省情,提出活性焦烟气脱硫技术是贵州控制燃煤SO2污染的理想手段。概述了活性焦烟气脱硫技术的原理、流程和特点。指出资源化活性焦烟气脱硫技术在贵州的推广应用有利于控制该省大气污染、发展环保产业和促进煤炭、电力与磷化工协调发展,实现贵州经济可持续发展。
|
|
|
|
1 |
高继贤;王铁峰;王金福;;炭法吸附烟气净化硫回收技术进展及应用前景[J];现代化工;2006年10期 |
2 |
王建伟,曹子栋,张智刚;活性炭吸附法烟气脱硫关键参数的研究[J];锅炉技术;2004年05期 |
3 |
李友平,尹华强,刘中正;炭法烟气脱硫技术研究进展[J];工业安全与环保;2005年05期 |
4 |
翟尚鹏;刘静;杨三可;曾艳;肖友国;;活性焦烟气净化技术及其在我国的应用前景[J];化工环保;2006年03期 |
5 |
刘勇军,尹华强,裴伟征,程琰,梅自良,吕莉;炭法烟气脱硫技术现状与趋势[J];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2003年09期 |
6 |
陈军辉,尹华强,刘勇军,裴伟佂,程琰;脱硫反应器及其应用[J];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2004年10期 |
7 |
翟尚鹏;刘静;辛昌霞;唐松松;张鹏;肖友国;马正飞;;移动床活性焦烟气脱硫与除尘中试研究[J];环境科学;2006年05期 |
8 |
张文辉,刘静,孙淑君;活性焦烟气脱硫技术研究[J];洁净煤技术;2004年04期 |
9 |
张守玉,曹晏,朱廷钰,黄戒介,王洋;活性炭(焦)脱除烟道气中二氧化硫工艺[J];煤炭转化;1999年03期 |
10 |
沈迪新,陈宏德,田群,胡成南,刘孜;我国烟气脱硫技术与应用 我国自行研究开发[J];中国环保产业;2001年03期 |
|
|
|
|
|
1 |
孙仲超;张文辉;李雪飞;李艳芳;熊银伍;;活性焦在烟气脱硫中的应用[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下卷)[C];2006年 |
|
|
|
|
|
1 |
Karl Knoblauch;卞文均;;活性焦在烟道气脱除SO_2及NO_x工艺中的应用[J];煤炭转化;1982年03期 |
2 |
李嘉珞;崔之栋;聂恒锐;;褐煤快速热解、活化焦渣的吸附性能及其应用[J];化工环保;1986年01期 |
3 |
林治穆;;焦化回收浓氨水的综合利用——脱除烟道气中的二氧化硫等[J];环境保护科学;1987年04期 |
4 |
J.Kozakiewicz;陈阿琴;;对用煤焦油沥青改性的用水硫化的聚氨酯橡胶的研究[J];世界橡胶工业;1989年01期 |
5 |
戴伟娣,汪陶林,刘汉超;活性焦在水处理方面的应用研究[J];林产化工通讯;1996年03期 |
6 |
黄戒介,杨之媛,张建民,王洋,王鸿瑜,吕红,郑伟;移动床活性焦烟气脱硫试验研究[J];环境工程;1997年02期 |
7 |
郭兵,沈幼庭;煤气化过程的混合神经网络模拟[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7年02期 |
8 |
王继生,王乃计,戢绪国,彭万旺,陈家仁;年青煤制活性焦[J];煤炭学报;1998年06期 |
9 |
郭兵,沈幼庭,李定凯,崔琳;应用神经网络方法的煤热解气化特性研究[J];自然科学进展;1998年01期 |
10 |
陶宝库,王德荣,宋刚,李薇;固体吸附/再生法同时脱硫脱硝的技术[J];辽宁城乡环境科技;1998年06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