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金属氧化物/聚合物异质结构电致发光

牛巧利  
【摘要】:异质结构聚合物电致发光(HyLEDs)是近几年来聚合物电致发光研究的热点,其典型结构是将金属氧化物半导体材料用作聚合物电致发光器件(PLEDs)的载流子传输和注入层。本文概述了HyLEDs相对传统PLEDs的优势,分别从金属氧化物在PLEDs的阳极和阴极两个方面的应用对HyLEDs的研究进展进行了回顾,探讨了HyLEDs的工作机理,并对它的应用前景作出展望。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冉广照;文杰;尤力平;徐万劲;;Ag纳米颗粒对富Ag二氧化硅薄膜电致发光谱的影响[J];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11年09期
2 胡永庆;刘熠斌;林伟昌;李春义;山红红;;环烷酸在不同催化剂上的催化脱酸[J];石油学报(石油加工);2011年03期
3 林立华;郑翠红;闫勇;俞海云;朱伟长;;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的研究进展[J];应用化工;2011年06期
4 殷金玲;李一栋;;导电聚合物复合材料作为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J];化学工程师;2011年07期
5 贺春江;张国文;党佳;杨维坚;裴顶峰;郑华;;金属氧化物对氢氧化镁阻燃EPDM体系性能的影响[J];橡胶工业;2011年08期
6 白爱英;梁伟;;叠层型Cu沉积TiO_2复合薄膜的制备及光学性能[J];稀有金属;2011年04期
7 周丽霞;刘淑娟;赵强;凌启淡;黄维;;基于离子型铱配合物的发光电化学池[J];化学进展;2011年09期
8 俞佳枫;方雯;葛庆杰;徐恒泳;;助剂形态对Pt/γ-Al_2O_3催化剂抗积炭性能的影响[J];催化学报;2011年08期
9 郭亚莉;李望兵;吴东方;周建成;;整体搅拌反应器用于尿素醇解合成碳酸丙烯酯的研究[J];精细石油化工进展;2011年02期
10 程萍;田永涛;王文闯;徐玉睿;何豪;王新昌;李新建;;ZnO纳米线阵列/p-Si异质结的合成及其整流特性[J];郑州大学学报(理学版);2011年03期
11 应燕君;曾小勤;常建卫;邹建新;丁文江;;镁基储氢材料催化的研究进展[J];材料导报;2011年09期
12 董文钧;赵海新;李超荣;梅洁;陈本永;唐为华;施展;冯守华;;银纳米粒子与氧化物纳米异质结构制备及应用[J];中国科学:化学;2011年07期
13 杨志剑;任楠;唐颐;;环氧乙烷催化水合制备乙二醇的研究进展[J];石油化工;2010年05期
14 林毓韬;徐涛;柳清菊;;碳纳米管及其掺杂氧化物半导体气敏传感器[J];功能材料;2011年07期
15 段标标;隋铭皓;;多相催化臭氧氧化技术机理研究进展[J];四川环境;2011年03期
16 徐阳;;五彩缤纷的发光新产品[J];科技与企业;1995年03期
17 ;汽车灯泡的选择和使用[J];汽车与配件;2011年38期
18 梁静;李来平;奚正平;汤慧萍;;TZM合金真空烧结脱氧的机制分析[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11年06期
19 金泉;于朝中;;浅论铜及铜合金热处理用保护性气氛及气氛控制[J];有色金属加工;2011年04期
20 关磊;;新型碳管的制备及应用研究进展[J];材料导报;2011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曲胜春;陈小刚;王威;王占国;;无机/有机复合材料的电致发光性质研究[A];2002年材料科学与工程新进展(下)——2002年中国材料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2 张鹏;刑亚军;赵祖金;田文晶;吕萍;;含有给-受体基团芘衍生物的性质的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二十五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下册)[C];2006年
3 刘志伟;卞祖强;关敏;龚泽亮;黄春辉;;基于含有三齿配位能力β-二酮的铽配合物及其电致发光性质研究[A];第五届全国稀土发光材料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4 彭景翠;瞿述;吴凤英;陈小华;;高分子聚合物的电致发光研究[A];第三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8年
5 张招柱;薛群基;沈维长;刘维民;;金属氧化物填充PTFE复合材料的摩擦磨损性能研究[A];第六届全国摩擦学学术会议论文集(上册)[C];1997年
6 王小平;张雷;段新超;王丽军;王隆洋;雷通;吕承瑞;;Ce~(3+)注入掺杂金刚石薄膜电致发光研究[A];第十七届全国原子、原子核物理研讨会暨全国近代物理研究会第十届年会论文集[C];2008年
7 杨志平;史其武;李志强;;CT胶片生产用红色电致发光安全灯[A];第三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8年
8 彭俊彪;王淑梅;巴小微;谢德民;赵建军;李文连;赵丹;洪自若;赵东旭;梁春军;刘星元;;聚烷基芴的合成及其电致发光与激光研究[A];材料科学与工程技术——中国科协第三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8年
9 关敏;卞祖强;陈朱琦;黄春辉;;铕配合物Eu(DBM)_3Bath掺杂在蓝色小分子中的电致发光性质研究[A];第五届全国稀土发光材料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10 林家齐;杨文龙;王玮;雷清泉;;高直流电场下PET薄膜的电致发光及可靠性研究[A];第11届全国发光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梅;金属(金属氧化物)/氧化铝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结构及性能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2 张玉文;冷等离子体氢还原金属氧化物的基础研究[D];上海大学;2005年
3 晏成林;溶液法化学合成微纳米结构金属氧化物[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4 梁作芹;基于芘的有机电致发光材料的设计、合成和性质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5 任辉彩;红色有机荧光和磷光材料的合成及电致发光性质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2年
6 赵家民;有机微腔电致发光的物理与器件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2002年
7 李青;树枝状噻吩并吡嗪红光材料的合成及电致发光性质[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8 徐征;有机无机复合电致发光和固态类阴极射线发光的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2002年
9 苑慧萍;金属氧化物对Pt上CO及甲醇电氧化助催化机理的研究[D];清华大学;2010年
10 熊超;ZnO/Si异质结的制备与特性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小明;发光材料的合成与性能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2 马迪卓;咔唑类有机电致发光材料的合成与性质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3 陈刚;含氮有机小分子光电材料的设计、合成及其性能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4 姚星;白色磷光敏化聚合物电致发光器件的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5 陈之光;聚芴衍生物蓝光材料的合成及性质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6 杨特宁;有机发光二极管功能层和互掺过渡层研究[D];华侨大学;2002年
7 李元元;苯并呋喃三聚物发光性质的理论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8 何丽玲;用于探测电致发光的单光子计数器的设计[D];哈尔滨理工大学;2002年
9 邹清华;硫氧芴-co-芴类聚合物的合成和发光性能[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10 张恒君;酚基嘧啶及吡啶咪唑类配合物的合成及光致、电致发光性质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祖铁楠;我电致发光及显示技术有新突破[N];中国电子报;2000年
2 广州新视界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王磊;金属氧化物TFT背板产业有潜力[N];中国电子报;2011年
3 记者 刘霞;电性和磁性可共处于特殊金属氧化物中[N];科技日报;2011年
4 ;具有光伏效应和电致发光双重功能的器件[N];大众科技报;2007年
5 晓荪;蓝宝石衬底氧化锌二极管室温电致发光技术通过验收[N];吉林日报;2006年
6 金初;银-重稀土金属氧化物触点材料问世[N];中国有色金属报;2002年
7 记者 黄堃;将来月球建基地,可以就地“采”氧气[N];新华每日电讯;2009年
8 上海硅知识产权交易中心匡丽娟 田晓杰 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知识产权工作部 徐步陆;背光模组光源专利格局形成 大陆企业处于劣势[N];中国电子报;2009年
9 牛五;用于LCD屏幕镀膜的新工艺[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5年
10 邱登科;引进高端人才 共唱自主创新[N];民营经济报;2007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