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分质量控制在区域GRAPES-3DVAR中的应用研究
【摘要】:观测资料的质量控制是数值预报系统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质量控制方案的好坏影响到数值预报分析系统中观测资料的使用,影响数值模式初始分析场的效果,还直接影响模式预报的结果。本文将变分质量控制方案应用于我国的区域GRAPES三维变分(3DVAR)同化系统中,改善了该系统分析与预报效果,并对2009年7月2日00:00(北京时)-3日00:00发生在我国南方的一次暴雨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试验及2009年夏季(6-8月)3个月的连续试验。个例试验和连续试验结果均表明,应用变分质量控制后的分析结果更加合理。尽管对高度场和风场的分析结果改变不显著,但湿度场的分析结果得到改善,水汽输送强度得到调整,更加合理且接近实况;对预报模式初值的改善具有积极意义。同时也提高了模式对降水落区、强度的预报能力。
|
|
|
|
1 |
刘熙明,季劲钧,纪立人;大气中40—60天低频振荡形成的数值试验[J];大气科学;1993年02期 |
2 |
李维京,张小礼,李小泉,章基嘉;海温对月平均环流影响的数值试验[J];应用气象学报;1993年S1期 |
3 |
姚日升;唐东升;田永祥;;青藏高原和西太平洋高低层热源异常对定常波的影响[J];南京气象学院学报;1996年02期 |
4 |
吴占宁,邓江,余春林;EOF迭代法在月雨量预报中的数值试验及其改进[J];江西气象科技;2001年01期 |
5 |
刘宁微,周小珊;植被变化对辽西夏季气候影响的数值试验[J];南京气象学院学报;2004年05期 |
6 |
庄世宇,赵声蓉,姚明明;1998年夏季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变异分析[J];应用气象学报;2005年02期 |
7 |
张朝林,季崇萍,Ying-Hwa Kuo,范水勇,轩春怡,陈敏;地形对“00.7”北京特大暴雨过程影响的数值研究[J];自然科学进展;2005年05期 |
8 |
郭大梅;丁治英;;潜热和惯性不稳定与气旋爆发性发展关系的数值研究[J];南京气象学院学报;2005年06期 |
9 |
张中锋;刘启汉;拓瑞芳;;台风Maggie路径异常的数值研究[J];热带气象学报;2006年01期 |
10 |
袁金南;万齐林;黄燕燕;丁伟钰;;南海热带气旋路径集合预报试验[J];热带气象学报;2006年02期 |
11 |
张可欣;邰庆国;裴洪芹;曹兴锋;;鲁中山区地形对一次台风暴雨影响的数值试验[J];山东气象;2006年01期 |
12 |
申培鲁;高安春;黄丽雪;高岩;;初始场对MM5模拟黄淮气旋天气过程影响的数值试验[J];山东气象;2006年01期 |
13 |
朱琳;寿绍文;彭加毅;梁琳琳;;地形和凝结加热作用对2005年梅雨的敏感性试验[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7年17期 |
14 |
迟竹萍;;飞机空中积冰的气象条件分析及数值预报试验[J];气象科技;2007年05期 |
15 |
郁淑华;肖玉华;高文良;;冷空气对高原低涡移出青藏高原的影响[J];应用气象学报;2007年06期 |
16 |
刘翔;蒋国荣;卓海峰;;SST对台风“珍珠”影响的数值试验[J];海洋预报;2009年03期 |
17 |
王江山;;辽西北地区气候与生态环境的相互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31期 |
18 |
段海霞;刘新伟;;喇叭口地形对一次暴雨影响的数值试验[J];干旱气象;2009年04期 |
19 |
刘瑞芝,张济朋;正压原始方程的一个数值试验[J];气象学报;1965年01期 |
20 |
罗哲贤;植被覆盖度对干旱气候影响的数值试验[J];地理研究;1985年02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