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质中不同Ca~(2+)浓度对五种榕树幼苗钙含量的影响
【摘要】:选择高榕(Ficusaltissima)、木瓜榕(F.auriculata)、聚果榕(F.racemosa)、鸡嗉子榕(F.semicorda ta)以及对叶榕(F.hispida)5种榕树,对其幼苗进行不同Ca2+(CaCl2)浓度下的水培实验,结果表明,5种幼苗钙含量随介质Ca2+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增加趋势大致相同。高Ca2+浓度下(10mmol/L)幼苗地上部的钙含量为低Ca2+浓度下(0.05mmol/L)的1.51~1.63倍。5种榕树幼苗钙含量随培养液Ca2+浓度变化的Yadj值的多重比较结果显示,对叶榕钙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四种(P0 01),高榕则显著低于其他四种(P0 01),木瓜榕、聚果榕、鸡嗉子榕之间的差异不显著。不同榕树幼苗地上部分钙含量受介质钙浓度影响,但可能主要决定于基因型的差异,表明榕属植物富钙基因的存在,这为高钙榕树植物资源开发提供初步的理论依据。
|
|
|
|
1 |
徐引娟;张烂漫;袁惠娟;汤蔚莉;;高压密闭非完全消化-FAAS测定奶粉中高含量钙[J];上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2期 |
2 |
丁红梅;刘农乐;王芳;李少华;邵宁生;王会信;;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生物学活性测定新方法的建立[J];生物技术通讯;2007年01期 |
3 |
黄化刚;李廷轩;张锡洲;田生科;杨肖娥;;外源钙离子对东南景天生长及锌积累的影响[J];应用生态学报;2008年04期 |
4 |
李嘉铭;陈丛聪;陆红;王琦;胡晓波;江培;;鲜牛奶重要指标的生化实验——鲜牛奶的性价比分析[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9年08期 |
5 |
刘佳铭;李学林;卢巧梅;杨敏岚;林少贤;施忠斌;陈新华;;羧甲基纤维素钠增敏铬天青S-邻二氮菲-钙络合物固体基质室温燐光法测定痕量钙[J];漳州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3期 |
6 |
康喜亮,郁松林,胡伟,詹妍妮,陈培琴,王延书;SA与高温锻炼对高温逆境下葡萄幼苗叶片钙离子水平的影响[J];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4期 |
7 |
冯维恒;;钙含量与铀矿化[J];世界核地质科学;1981年04期 |
8 |
蔡起秀,戴健,周永昌;大鼠心肌钙的AAS法测定[J];光谱学与光谱分析;1994年02期 |
9 |
傅兆麟;王海燕;郭孙黎;宋创业;张铮;;黄淮麦区主要小麦种质资源钙含量测定[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1期 |
10 |
谭超;陈路;毛群星;李家儒;代政华;;盾叶薯蓣根状茎中钙、锌及六磷酸肌醇含量的动态变化[J];武汉植物学研究;2008年03期 |
11 |
朱竹;孟祥红;田世平;;采前喷施草酸对芒果果实细胞钙含量和分布的影响[J];植物学报;2010年01期 |
12 |
韦日生;安丽芝;黄宇营;韩红梅;凤志慧;张孙曦;何伟;;用同步辐射X射线荧光分析研究硝酸镧对单个平滑肌细胞内重要元素的影响[J];核技术;2004年12期 |
13 |
郑芳勤,王梅松,张晓萍,郑品光,潘爱芳,林杨华;福建省榕属植物的自然分布及引种现状[J];福建林业科技;2003年01期 |
14 |
黄永莲;杨秀坚;;粤西地区几种常见榕属植物的RAPD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15期 |
15 |
肖珍泉,郑明琴,龙青云;五种野生榕属植物的开发利用[J];广东园林;2003年S1期 |
16 |
蒋谦才,黄悦朝,李增祥;广东榕属观赏植物资源及其开发利用[J];亚热带植物科学;2004年04期 |
17 |
张今今;张莹;李文燕;;榕属植物基因组DNA的提取及RAPD体系的优化[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5期 |
18 |
赵红梅;常勇;;钙在园林植物生理代谢中的作用[J];今日科苑;2009年13期 |
19 |
黄碧丽;;福建泉州榕属植物园林应用调查及合理利用对策[J];亚热带植物科学;2009年03期 |
20 |
梁育勤;陈榕生;陈金河;;福建省榕属植物资源及其开发利用[J];福建热作科技;2010年04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