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C和SiC-WC复相陶瓷高温自润滑特性及其机理
【摘要】:研究了SiC和SiC-WC在真空中的自对偶高温摩擦性能。随着温度的升高,SiC/SiC的摩擦系数变化不大,比磨损率(自对偶体积磨损量与接触压力和摩擦路程之比)从20℃到800℃保持为4.0×10~(-8) mm~3/(N·mm)(模式Ⅰ),从800℃到1 200℃减少(模式Ⅱ),自对偶的高温磨损机理由轻微的粘着磨损控制,磨损由模式Ⅰ向模式Ⅱ转化,呈现出高温自润滑特性。SiC-WC/SiC-WC显示了较低的摩擦系数,直到1 200℃均不高于0.35,在1 000℃、0.4 MPa压力下自对偶的比磨损率仅为SiC/SiC的比磨损率的50%左右。在600℃SiC/SiC摩擦氧化明显,氧化物主要为无定形的SiO_2,在摩擦表面形成一层由微米或亚微米级无定形平滑薄膜层,这就是样品出现自润滑的机理。
|
|
|
|
1 |
杜伟坊,肖汉宁,杜海清;碳化硅基复相陶瓷的高温氧化及其对强度的影晌[J];硅酸盐学报;1992年05期 |
2 |
桑可正,金志浩;反应烧结碳化硅复合材料的磨损机理研究[J];摩擦学学报;2000年05期 |
3 |
王静波,吕晋军,欧阳锦林,薛群基;SiC-Ni-Co-Mo-PbO 系高温自润滑金属基陶瓷材料摩擦学性能的试验研究[J];摩擦学学报;1997年01期 |
4 |
肖汉宁,千田哲也;氧化铝陶瓷在高温磨损过程中的塑性变形与再结晶[J];摩擦学学报;1997年03期 |
5 |
赵明,黄莉萍,丁传贤,张平余;三种结构陶瓷摩擦副的干摩擦磨损研究[J];摩擦学学报;1998年01期 |
6 |
周松青,肖汉宁;碳化硅及其复相陶瓷高温摩擦化学的研究[J];中国陶瓷工业;2002年01期 |
|
|
|
|
|
1 |
薛茂权,熊党生,闫杰;高温固体润滑材料的研究现状[J];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2003年06期 |
2 |
廖学红;王小佳;;Bi_2O_3/TiO_2纳米复合物的微波合成及光催化性质[J];微纳电子技术;2008年04期 |
3 |
张晓宏;张佩;刘小刚;刘鹏;陈雪莉;王瑛;;新型燃烧稳定剂对浇铸RDX-CMDB推进剂燃烧性能的影响[J];火炸药学报;2010年06期 |
4 |
杨继先,郭伟光,杨素梅,张永宏;陶瓷材料超声振动车削实验研究[J];兵工学报;1995年01期 |
5 |
梁文俊;李坚;李晶欣;郑锋;金毓峑;;自发极化等离子体反应器降解甲苯废气的研究[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10年11期 |
6 |
仵亚红;纤维增强陶瓷基复合材料的强化、韧化机制[J];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
7 |
刘树渊;玻璃的强化[J];玻璃与搪瓷;1986年03期 |
8 |
刘浩,张永爱,袁坚;MgO-Al_2O_3-SiO_2系统微晶玻璃的析晶及热处理工艺研究[J];玻璃;2004年02期 |
9 |
马小娥,赵治运;陶瓷过滤器的研制[J];山东陶瓷;2000年03期 |
10 |
金艳,周玉所,李维军;生物陶瓷多孔羟基磷灰石的合成及应用[J];山东陶瓷;2001年02期 |
|
|
|
|
|
1 |
桑可正,金志浩;高温自润滑陶瓷复合材料研究进展[J];硅酸盐通报;1998年05期 |
2 |
江东亮,李雨林,王菊红,马利泰,杨熙;碳化硅-硼化锆复相陶瓷的增强研究[J];硅酸盐学报;1990年02期 |
3 |
杜伟坊,肖汉宁,杜海清;碳化硅基复相陶瓷的高温氧化及其对强度的影晌[J];硅酸盐学报;1992年05期 |
4 |
肖汉宁,千田哲也;碳化硅陶瓷的高温摩擦磨损及机理分析[J];硅酸盐学报;1997年02期 |
5 |
查家宁,王静波,黄业中,欧阳锦林;WC-Ni金属陶瓷高温摩擦学性能的研究[J];固体润滑;1990年04期 |
6 |
魏建军,薛群基;陶瓷摩擦学研究的发展现状[J];摩擦学学报;1993年03期 |
7 |
桑可正,黄清伟,金志浩;含镍碳化硅复合材料的干摩擦特性[J];摩擦学学报;2000年02期 |
8 |
桑可正,金志浩;反应烧结碳化硅复合材料的磨损机理研究[J];摩擦学学报;2000年05期 |
9 |
王静波,黄业中,欧阳锦林;碳化钨-镍-钴-钼-氧化铅系高温自润滑金属陶瓷材料的综合性能研究[J];摩擦学学报;1995年03期 |
10 |
薛群基,刘惠文;陶瓷摩擦学I.陶瓷的摩擦与磨损[J];摩擦学学报;1995年04期 |
|
|
|
|
|
1 |
周松青,肖汉宁;SiC及其复相陶瓷高温自润滑特性的研究[J];中国陶瓷工业;2004年06期 |
2 |
周松青,肖汉宁;碳化硅及其复相陶瓷高温摩擦化学的研究[J];中国陶瓷工业;2002年01期 |
3 |
隋万美,陈虹;BN对Sialon复相陶瓷性能的影响[J];材料研究学报;1993年04期 |
4 |
岳振星,王晓莉,张良莹,姚熹;Pb(Zn_(1/3)Nb_(2/3))O_3基复相陶瓷的结构与介电性能研究[J];功能材料;1997年02期 |
5 |
王向东,乔冠军,金志浩;可加工Si_3N_4/BN复相陶瓷的制备及性能研究[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03年07期 |
6 |
张伟儒,李勇,顾培芷,王长文;Si_3N_4/纳米SiC复相陶瓷显微结构的研究[J];现代技术陶瓷;1997年01期 |
7 |
;Pb(Zn_(1/3)Nb_(2/3))O_3基复相陶瓷的显微结构发展与介电性能的关系[J];硅酸盐通报;1999年01期 |
8 |
包亦望,王毅敏,金宗哲;Al_2O_3/SiC复相陶瓷的高温蠕变与持久强度[J];硅酸盐学报;2000年04期 |
9 |
樊宁,艾兴,邓建新,高子辉;复相陶瓷材料力学性能的仿真预测[J];济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2期 |
10 |
王玉春,丘泰,沈春英;添加Y_2O_3的ZrO_2-Al_2O_3复相陶瓷力学性能的研究[J];中国稀土学报;2003年02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