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雨雷达在宁波典型降水过程中的表现特征
【摘要】:利用宁波微雨雷达(MRR)数据,进行仪器观测雨强评估,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宁波地区三次典型过程的雨滴谱和降水特征量分布情况,并对降水特征量在雨强预报中的应用做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MRR具备较可靠的降水观测能力,三次过程中雨滴粒子浓度均随雨滴直径增大而减小。西风槽和梅雨过程雨滴谱基本相似,液态水含量均较小且变化不明显;而台风"黑格比"雨滴粒子浓度更高,粒径范围更大,液态水含量显著提高且随高度降低而减小,粒子有效直径随高度降低明显增大,粒子数浓度明显减小,说明台风中雨滴碰并增长作用较强,大量小粒子相互碰并成大粒子。整层积分的液态水含量和整层平均的粒子有效直径对降水强度预报有较好的指示作用,二者变化均提前于降水强度变化约10min左右。
|
|
|
|
1 |
张楠楠;桑建人;杨侃;纪晓玲;;宁夏中雨及以上降水过程气候特征统计分析[J];干旱气象;2010年02期 |
2 |
苑俐;;2018年8月11日至14日赤峰市降水过程分析[J];南方农机;2020年04期 |
3 |
王莉萍;王维国;张建忠;;我国主要流域降水过程时空分布特征分析[J];自然灾害学报;2018年02期 |
4 |
吕淼;张昉;;扎兰屯地区春季首次降水过程的特征分析[J];农业与技术;2014年11期 |
5 |
赵胡笳;马雁军;赵明;朱轶明;李潇潇;;沈阳两次降水过程能见度变化特征[J];气象与环境学报;2014年02期 |
6 |
康玉霞,王令,李志楠;北京地区一次降水过程的多普勒雷达资料分析[J];气象;2002年03期 |
7 |
刘红君;;1985年春末、夏初新疆大降水过程的中期分析和总结[J];新疆气象;1986年06期 |
8 |
马旭峰;六月份24小时降水过程预报的一个方法[J];山东气象;1988年02期 |
9 |
王宏超;季贺成;于芳健;郭佰汇;孙嘉骏;;朝阳地区2020年8月23—24日降水过程分析[J];农业灾害研究;2020年06期 |
10 |
孙军;马学款;代刊;符娇兰;董林;秦华锋;董全;;北京几次弱降水过程预报失误分析[J];气象;2018年01期 |
11 |
陈金明;陆桂华;吴志勇;何海;;长江流域极端降水过程事件的年内分布特征[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4年04期 |
12 |
胡文东,穆建华,丁建军,陈晓娟;一次降水过程多普勒雷达资料分析[J];宁夏工程技术;2005年01期 |
13 |
贾善风,刘银娥,杨保第,蒋佐铭,果延铭,赵良;淄博春季≥5毫米降水过程的分析和预报[J];山东气象;1984年01期 |
14 |
丛波;王清川;刘华;张绍恢;;廊坊地区两次降水过程雨滴谱特征分析[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5年S1期 |
15 |
马敏劲;杨屹;苏雨萌;;基于兰州市城市冠层模式的一次降水过程的数值模拟[J];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0年05期 |
16 |
王泽宇;王伟;;2017年长江中下游地区一次持续性异常降水过程分析[J];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学报;2020年02期 |
17 |
李英华;刘丽丽;邱晓滨;东高红;宋薇;吴彬贵;王雪莲;;天津城市环境对一次局地降水过程影响的模拟研究[J];气象;2020年07期 |
18 |
王永超;;黑龙江齐齐哈尔夏至前后典型降水过程分析[J];北京农业;2013年18期 |
19 |
宋仁峰,季震;灰色预测在中期降水过程预报中的应用[J];辽宁气象;1997年03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