氩气Z箍缩内爆等离子体温度诊断
【摘要】:为了诊断Z箍缩等离子体电子温度,研究了氩的双电子伴线与类氦共振线的强度比和等离子体电子温度的关系。利用椭圆弯曲晶体谱仪在"阳"加速器上探测X射线光谱,采用X射线胶片接收信号。针对谱仪获取的氩的类氦谱线及类锂伴线,计算了伴线k与共振线w的强度比以及伴线j与禁戒谱线z之和与共振线强度比,利用伴线与共振线强度比值和等离子体电子温度的关系诊断出电子温度为960~1060keV,实验结果证明谱线强度比值法是一种探测电子温度很有效的诊断方法。
|
|
|
|
1 |
高洁,钟先信,肖沙里,熊先才;一种新型的椭圆弯晶谱仪及其应用[J];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5期 |
2 |
熊先才,钟先信,肖沙里,杨国洪,高洁;用于诊断激光等离子体X射线的椭圆弯晶谱仪[J];光电工程;2004年05期 |
3 |
肖沙里,唐跃林,熊先才,钟先信,高洁,杨国洪;X射线椭圆弯晶谱仪实验研究[J];光学精密工程;2004年04期 |
4 |
肖沙里;施军;雷小明;钱家渝;徐东镪;;氟化锂椭圆弯晶分析器的特性及应用[J];光学精密工程;2007年06期 |
5 |
熊先才,钟先信,段绍光,肖沙里,杨国洪,高洁;软X射线分光晶体KAP的反射率特性[J];光子学报;2004年01期 |
6 |
熊先才,钟先信,肖沙里,高洁;镶嵌晶体模型在计算KAP积分反射率中的应用[J];压电与声光;2005年03期 |
|
|
|
|
|
1 |
陈志伟,王占山,牛惠辉;软X射线狭缝透射光栅谱仪的研制[J];光学精密工程;2000年03期 |
2 |
王峰,徐朝银,潘国强,赵飞云,黄志刚,范荣,王丽秋;同步辐射X射线双晶单色仪能量扫描[J];光学精密工程;2001年04期 |
3 |
熊先才,钟先信,肖沙里,段绍光,高洁,杨国洪;双通道椭圆弯晶谱仪的传递效率分析[J];光学精密工程;2002年06期 |
4 |
尼启良;纳秒激光等离子体光源的光谱测量技术[J];光学精密工程;2005年02期 |
5 |
齐立红,李忠芳,尼启良,陈波;水靶激光等离子体光源11~20nm波段光谱实验[J];光学精密工程;2005年03期 |
6 |
肖沙里;施军;雷小明;钱家渝;徐东镪;;氟化锂椭圆弯晶分析器的特性及应用[J];光学精密工程;2007年06期 |
7 |
丁耀南;我国激光核聚变实验研究概述[J];原子核物理评论;1995年04期 |
8 |
杨震华,田世洪,武玉璞;脉冲强电流Z箍缩等离子体的理论研究[J];计算物理;1998年01期 |
9 |
杨震华;“阳”加速器Z-pinch实验中负载方案的分析[J];强激光与粒子束;2001年02期 |
10 |
黄显宾;杨礼兵;顾元朝;邓建军;周荣国;邹杰;周少彤;张思群;陈光华;畅里华;李丰平;欧阳凯;李军;杨亮;王雄;张朝辉;;氩气Z箍缩内爆动力学过程实验研究[J];物理学报;2006年04期 |
|
|
|
|
|
1 |
;国际会议消息[J];核化学与放射化学;1985年01期 |
2 |
李成榕;杨津基;王文端;;喷气式Z箍缩等离子体运动的干涉测量[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1990年02期 |
3 |
郭小明,罗承沐,周兆英;LIGA加工及喷气式Z箍缩脉冲等离子体软X射线源[J];仪器仪表学报;1995年S1期 |
4 |
郭小明,罗承沐;喷气式Z箍缩等离子体装置中离子束能谱的测量[J];强激光与粒子束;1996年02期 |
5 |
刘笛,李俊踽,陈晓林,毛惠新;锶钡永磁铁氧体磁性材料原子配比的X射线光谱直接测定及理论α系数干扰法校正计算[J];磁性材料及器件;1997年02期 |
6 |
郭小明,张贵新,罗承沐,周兆英;利用喷气式Z箍缩等离子体装置进行X射线光刻[J];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1998年01期 |
7 |
杨震华,田世洪,武玉璞;脉冲强电流Z箍缩等离子体的理论研究[J];计算物理;1998年01期 |
8 |
刘笛,龚则明;MgZn铁氧体(偏转)磁性材料的X射线光谱测定与研究[J];磁性材料及器件;1998年01期 |
9 |
何开辉
,冯开明
,李强
,高椿明;金属丝阵列Z箍缩装置中R-T不稳定性初步研究[J];中国核科技报告;1999年S2期 |
10 |
李强
,冯开明
,何开辉
,张映林
,高椿明;Wire-array Z箍缩工程与实验介绍[J];中国核科技报告;1999年S2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