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下水道中污水复氧系数测定与估算的研究进展
【摘要】:回顾了30多年来,国外研究者在下水道污水复氧能力测定与复氧系数估算模式方面的实验手段、理论分析方法与研究成果,介绍多种下水道复氧系数估算模式并分析了各自的优缺点,为国内的下水道污水自净机制研究提供了一些参考。
|
|
|
|
1 |
江峰;组合预测在污水复氧系数估算中的应用[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4年01期 |
2 |
方祥位,李建中,魏文礼,陈刚;河流复氧系数研究[J];西安理工大学学报;2000年04期 |
3 |
杜建强,赵丽梅;PP-B排水管道的发展[J];合成树脂及塑料;2004年02期 |
4 |
方祥位,李建中,陈刚,魏文礼;河流复氧系数中液膜厚度的推导[J];西安理工大学学报;2001年03期 |
5 |
王祖权;煤矿排水管道振因分析及防振措施[J];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6年02期 |
6 |
贺涛,雒文生;水体大气复氧理论和复氧系数研究现状与进展[J];水电能源科学;2003年01期 |
7 |
王长林;程玉梁;;浅谈排水管道的清淤问题[J];化工之友;2006年07期 |
8 |
刘荣第;立井井筒排水管道壁厚计算[J];煤炭工程;1991年06期 |
9 |
沈正农;预防城市下水道疏浚中的事故[J];劳动保护;1980年11期 |
10 |
方子江,张石柱,张金梅,叶承明;排水管道及泵站中有毒有害易燃易爆气体产生及预防[J];天津建设科技;2004年06期 |
|